多举措助推“互联网+乐山农业”

08.09.2015  13:03

  “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于乐山农业产业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推动“互联网+乐山农业”的大发展,除了需要相关的政策扶持、专业的电商人才、畅通的物流保障外,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了解。

  声音:让产品商品化,商品品牌化

  “以前,我们只是做销售,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服务,为农产品走电商之路服务。” 乐山田野来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建告诉记者,今年初,他与他的团队成立了这家公司,以“互联网+农产品”的模式来做新的业务。

  张建认为,线上线下结合,相当于多“一条腿”走路,更稳当。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和考察学习,他意识到,“互联网+农业”绝非把农产品放到网上那么简单。“在前期走访农户、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中,我们发现很多农产品不适合线上销售,因为食品安全问题、产品定位、营销和物流等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张建说。他认为,在走“互联网+农业”的道路上,不仅需要有可追溯的农产品,而且需要深入挖掘其内涵和价值,进而突出产品特色,让产品商品化,商品品牌化。

  探索:多举措推动“互联网+乐山农业”发展

  怎样用鼠标键盘“点活”土地,乐山农业正在积极探索,努力从中开辟出新的发展天地。日前,市政府办印发《乐山市2015年“互联网+”重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完善部门监管、企业管理、公众查询3大平台,初步建设农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能跟踪、责任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方案》提出,开展农业物联网示范,选择和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互联网+农业”生产基地示范点。运用物联网技术对畜牧水产养殖、果蔬大棚生产及农机提排灌等实施精准化作业示范,在全市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促进我市传统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特色店铺,带动种植、养殖户发展电子商务。组织休闲农业示范农庄依托麦味网、农耕网等休闲农业平台,开展电商服务,推进乡村旅游、观光采摘等美丽乡村建设。

  《方案》要求,强化“三农”信息服务,通过12316“三农”服务热线、网站、手机APP等多种手段,提供及时精准的信息服务和指导,完善和健全乡、村级信息服务站点,有效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