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 广元40多万人摆脱贫困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当“十三五”开局之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局之年的坐标汇聚在2016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正指引着广元前进。
广元是秦巴山连片贫困地区的核心区域,回首刚刚走过的“十二五”,我市扶贫事业沿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40余万人摆脱贫困。
新坐标催生新希望,新高度呼唤新作为。“十三五”期间,全市将要易地扶贫搬迁12.44万人,占全省1/10强,2016年将要搬迁2.5万人。
40 万人摆脱贫困脱贫攻坚成效显
市委市政府着眼加快脱贫攻坚进程,组织编制了《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规划总投资达7633亿元,占秦巴山片区四川省内五市规划总投资的43.58%。5年间完成277个贫困村脱贫解困,40余万人口脱离贫困梦魇,贫困发生率从26.2%下降到2015年底的10.08%。
“十二五”期间,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顺利通过移民安置专项验收,提前半年实现下闸蓄水,共完成移民项目资金投入49.85亿元,完成搬迁安置2.84万人,完成生产安置3.04万人,投入后期扶持资金6.5亿元,实施各类后扶项目760余个,6万多农村移民持续享受到后扶政策。
“十二五”时期的辉煌成就不仅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还成了300多万广元居民手中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踏踏实实的安全感。也正因如此,广元连续五年位列全省行业系统目标考评一等奖,近三年排名全省前三。
土坯房变小洋楼居住环境大变样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昭化区道角村村民任选荣家的墙壁裂开胳膊宽的口子,前几年一直没修整。“十二五”期间,他拆了旧屋,盖起小洋楼,“政府给1万元,低息贷款5万元,这么好的政策为啥不用?”任选荣直言。
结合当地农户的需求和收入,昭化区拿出财政资金直补农户,改造土坯房;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用于绿化、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出台利息低40%的优惠政策,加大放贷额度。
“十二五”期间,我市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让贫困群众也能住上好房子。同时,坚持改造与搬迁结合,按照建改结合、安全牢固、规模适度、完善功能的原则,加快贫困地区危旧房改造,建设特色鲜明的川北民居,针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积极推进易地搬迁安置,保障了贫困群众住有所居、住得安全。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改造贫困户危旧房2.25万户,实施避灾扶贫搬迁0.65万户。
安全饮水进家门基础设施迈大步
广元地处山区,基础设施一直是制约脱贫致富的瓶颈。
今年春节,在外工作多年的李斌回到广元老家游玩,惊喜地发现,农村都是硬化了的水泥路,很多路边还有铁制防护栏,不住地感慨:“农村交通真的是大变样,开车赶集10来分钟就到了。” 发生变化的不仅是农村交通,在广元不少山区地带,再也见不到人背水、骡马驮水的场景。
看到干净清澈的自来水流进水缸,利州区荣山镇大山村三组村民张贤银高兴地合不拢嘴。
海拔1200多米的大山村,由于地貌和海拔影响,是当地有名的旱山村和特困村。2014年6月,荣山镇投入60万元建立三级提灌,将鱼洞河水引到了1000多米高的大山村,实现了祖祖辈辈吃上干净卫生自来水的梦想。
而这只是整个“十二五”期间,广元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全面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通乡村断头路、对接大交通、形成大环线,加强通组道路、入户路建设,全面完成“十二五”饮水安全规划任务,改造升级贫困村电网,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加快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和资源共享,贫困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市贫困地区共新建通村连组入户路12000公里,解决安全饮水15万人,建设沼气池4.6万口,实施农网改造3.2万户。
特色产业助脱贫年均增收上千元
脱贫致富长远来看,离不开产业支撑。
春节期间,刚刚登上央视新闻联播的苍溪青年李君成了乡亲们谈论的热门对象,说来还是因为他愿意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农村,成立土鸡专业合作社,建立村民诚信道德档案,探索“远山结亲,以购代帮”新型扶贫模式,改变了村容村貌,让村民逐步奔向小康。
近五年来,我市贫困地区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重点扶持发展“3+5”特色产业、“7+3”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努力培育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稳固支撑点。同时,以创业就业为主线,加大技能技术培训力度,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贫困群众共接受各类培训110万人次,发展猕猴桃、核桃、茶叶等15万亩,养殖生猪54万头、牛8万头、山羊25万只、土鸡750万只,人均年增加收入1000元左右。(记者 雷德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