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管理办法修订:金融和医疗放开先行

23.01.2014  11:51
核心提示:涉外投资将从审批体制过渡为备案制。目前,商务部正在抓紧修订《境外投资管理办法》,除对敏感国别和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保留核准   涉外投资将从审批体制过渡为备案制。目前,商务部正在抓紧修订《境外投资管理办法》,除对敏感国别和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保留核准外,拟一律实行备案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放宽投资准入,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对以上领域的开放,将以中美投资协定谈判确立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结合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有序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

商务部人士表示,对于《决定》要求“有序开放”的,将抓住优先需要解决的开放瓶颈,结合行业改革目标,研究制订开放时间表,并力争在若干重要领域的重大问题上先行取得进展。

外资存量占比低于发达国家

过去的一年中,外资企业在中国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在华投资环境是不是比以前变差了。从数字来看,今年中国吸收外资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在增加,在吸引国际资本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中国市场仍然被外商投资所看好。

2013年,我国吸收外资规模平稳回升,从2月份起已经连续单月吸收外资保持正增长,到年底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5亿美元(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同比增长5.25%。

虽然我国利用外资流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从外资存量及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不仅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即使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今年1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外资占韩GDP比重为12.7%,在经合组织34个国家中,外资占GDP比重排名第一的是卢森堡,外资占比达213.4%,英国、美国、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占比也分别达54.3%、25%、21.1%。

去年,商务部开展全国外资存量情况专项调查,全面评价外资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外资具体存量数据尚未公布。

据商务部人士预计,我国外资占GDP比重远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此外,中国外资来源主要为亚洲,特别是香港,来自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投资偏低。去年美国、欧盟合计对华投资占比不足10%,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本对华投资甚至出现下降。

在中国FDI的十大来源地中,香港、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排名靠前,甚至超过许多发达国家,境内资金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外资化,目前没有一个权威准确的统计数据能回答真假外资的比例。

事中、事后监管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加大了对投资的吸引和竞争,除了传统发展中国家的引资大国之外,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发达经济体也出台了很多面向全球投资者的一些吸引外资优惠的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来说是个挑战。

从国内来看,中国引资的优势也逐步从传统的低成本的优势向新的综合优势转化,包括规模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完善的产业配套、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法律制度等等。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落实以及配套措施逐步的出台,特别是服务业领域开放的扩大,服务业领域吸引外资必将成为一个热点。大家可以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看出一些端倪。”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介绍今年的商务工作重点时表示。

去年,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总量的比重首次过半,今后吸引外资的趋势将是更多地转向服务领域。

对于《决定》要求放开外资准入限制的服务业领域,将尽快明确这些领域对外开放的核心问题,借鉴试点开放措施的经验,使相关领域外资不仅进得来,更能落得了地,扎得了根,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成长得起来。

在推动金融、航运、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逐步开放上,将有更多实质性的扶持手段,比如建立实行服务贸易发展的财税、金融、外汇支持政策。

在下放审批权和管理权的同时,如何做好事中和事后的监管,避免出现“一放就乱”,这对政府部门来说是一个挑战。

“我们也在抓紧研究审批权下放之后如何加强监管,维护公开、公平的竞争秩序,使市场环境能够更加健康,从而使我国经济能够健康发展。这是我们下放审批权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的一个主要原因。”高虎城表示。

此外,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个人在境外投资的备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