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外结“网” 把山里的鱼苗卖出去

06.01.2015  04:32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吴璟)冬天虽是鱼塘“休眠期”,但徐浩的苗生意却没因此而停止。就在最近,打电话预约订单的客户仍然不断。“这都得归功于网络。”徐浩揭秘。1月5日,当记者再次联系徐浩时,他正忙着开年的生意。曾经记者关注他是因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而今当记者再次走进他,却发现故事未完待续。

徐浩是江油市贯山乡人,鱼塘就在家门口。按说,地处山区,本不是养白乌鱼的好选择,但徐浩还是决定试一试。从2011年开始养白乌鱼苗,但接近4万尾鱼苗,怎么卖出去却成了大难题。以至于临到鱼苗慢慢长大,也还找不到买家。

徐浩不甘心,决定效仿偶像马云,向网络进军。“网络才是最大的市场,虽然的鱼养在偏远山区,但客户却可以在千里之外。

开网店,打造网上平台,这事儿得找专业人士帮忙。2012年初,通过当地商务部门,徐浩联系上了江油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黄元明爽快地接下了这一单。 “一开始我们就准备帮他做个网站。”黄元明说,考虑到是帮助徐浩拓展市场,网站不仅包括养殖基地介绍,还有养殖技术分享、最新行情分析等。最让徐浩满意的是,这一切还都是免费的。

网站刚建起时,点击量并不高。2013年,大多数鱼苗还是卖给了中间商。“我很明白,市场培育有个过程。”徐浩开始学习拍照,把自家的鱼苗拍了上网,还写了几篇养殖技术的文章,发到网站上,转载率不低。

转机出现在2014年。“去年年初就连续接到了好几个外地电话,向我咨询鱼苗。”徐浩很激动,因为这或许将是一个大转机。通过电话联系以及线上咨询,来自巴中、重庆、福建等地的客户纷纷登门。“一寸长的鱼苗,一尾至少可以卖到6毛钱。

2014年,徐浩的鱼苗卖到了10万尾,年利润超过5万元。新的一年,徐浩还有一个大计划:“我的网络市场慢慢养起来了,今年估计要养30万尾鱼苗。

记者从江油市商务局获悉,依据该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方案,在去年完成电商服务培训中心、综合性物流仓储库房、特色农产品体验馆、物流分拣中心、农村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及相关设施设备购置等工作内容上,今年将全面完成乡镇智能服务网点、村级综合服务网点、光纤到村工程等网点布局内容的建设,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声音:

养殖户徐浩:“网络才是最大的市场,虽然的鱼养在偏远山区,但客户却可以在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