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企业套利融资行为难改

01.07.2014  12:18
核心提示:双率市场化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境内外市场资金及汇率价格的不对等,也让部分企业有了不劳而获的空子可钻。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

 

      “双率”市场化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境内外市场资金及汇率价格的不对等,也让部分企业有了“不劳而获”的空子可钻。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司司长杜鹏昨日表示,只要当前境内外两种市场、两个汇率、两种利率不变,企业通过财务运作实现套利融资的行为就不会改变。

      近年来,我国外汇管理从重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国家外管局累计取消了65项外汇管理行政审批项目,占比超过全部审批项目的73%;已宣布废止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近700件,有效促进了贸易便利化。另一方面,“钱荒”、银行惜贷等因素令不少企业利用虚假贸易、大宗商品进行套利融资。杜鹏表示,对于打击这种虚假的、构造性的贸易,国家外管局长期以来一直比较关注。目前存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汇率、两种利率,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企业一些通过财务运作来实现的套利融资行为就不会有所改变。

      杜鹏介绍,针对上述情况,外汇检查部门去年曾做了一次针对转口贸易的检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现、验证了1082份虚假单证,涉及金额25亿美元。去年底,国家外管局发布了《关于完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银行在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对贸易融资特别是90天以上的远期贸易融资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认真审查,同时也要求银行,无论是企业贸易融资是不是足额交付了保证金,都要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按照企业是否存在一些异常的交易行为等进行真实性审查。同时国家外管局也加大了对异常企业的关注,特别是对远期贸易融资规模异常增长、而且具有典型套利交易特征的这些企业加强了监测。

      分析人士指出,防止热钱套利的最好措施就是深化金融改革。热钱之所以蜂拥而入,不仅是由于人民币相比其他新兴市场货币汇率水平较为稳定,还因为此前发达国家竞相推行定量宽松政策并且大举降息,全球主要央行的基准利率已与人民币基准利率拉开差距,套利空间显著。要遏制热钱流入,就必须在汇率和利率等多方面同时推进改革。

      (孟凡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