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复旦大学章清教授应邀到我校讲学

10.10.2017  13:47

  9月22日上午,学校“双一流”学术讲座暨学院“名师大讲堂”第116讲,在狮子山校区第六教学楼117教室举行。讲座题目是《近代中国学科知识的成长:视野与方法》,主讲人为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章清教授。此次讲座由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王川教授主持,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党委书记王晓焰教授,文科学报主编凌兴珍编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黄天华教授、张晓川副研究员、张松韬博士、李峻杰博士等老师,以及中华书局近现代史编辑室张玉亮编辑,西华大学吴会蓉副教授,成都理工大学郭士礼副教授,以及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学院相关专业的本、硕生同学,来自四川大学的硕博士研究生同学约20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后,章清教授引入了“近代中国学科知识的成长”这一问题,并阐释其意义和难度。盖因若将视野放宽到16世纪中西初次大规模接触,就会发现学科知识的“援西入中”这一过程,自其时起,一直到延续今天可谓仍未结束。这一进程中的方方面面,不仅决定了当下中国学术的具体面向,也无形中重新塑造了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但是由于时间跨度、学科领域、语言文字和基本史料等诸多问题存在,使得对此过程的研究仍然不够系统全面。

  接下来,章清教授又依托中西方对于学科知识成长问题研究的不同视野,尤其是华勒斯坦提出的学科制度化三项标准,并结合中国自身的具体情况,揭示了中国学科知识成长研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并做了详细的分析。首先是学科知识的传播阶段,其中的关键要素有承载知识的媒介,即各种著作、文章和翻译作品,在具体层面,又必须注意各种翻译名词、新名词的出现以及术语标准化的过程。不同的新媒介和新语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应用。其次是学科知识成长发生的具体社会、制度背景。这一视野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和群体,一是各类各层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新课程的设立与施行。二是以具体学科命名的各类科研机关的建立、发展,对于学科成长的作用。三是公众对于新学科的接受、反响,以及对于这段历史的重构。

  最后,章清教授强调若要审视近代中国学科知识成长,必须在历史的维度之中。在这一宏阔的主题之下,许多具体概念和问题要落实在历史的维度之中,则必须“去熟悉化”,将我们今天的思维方式和诸多后见之明还原为古人的学问门径和当日的语境。故而在研究中,无论是国别,还是学科分类方式,有诸多古今不同的“陷阱”,需要研究者小心翼翼地去规避。

  讲座结束以后,章清教授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与听讲教师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