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调任教育部

22.12.2015  08:32
2011年9月,朱之文出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资料图

  日前,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获悉,漳州一中校友,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已进京出任教育部副部长”。昨日,南都记者从消息人士处确认,朱之文上月已前往教育部工作,不过目前官方尚未正式发布消息。

  “做实事,有担当;有远见,谋发展;低调为官,务实做事。”复旦大学一位教授对朱之文评价说。

  据公开报道显示,朱之文早在上月底之前就调任教育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央视新闻联播画面显示,朱之文也出席了此次会议。会场上,他就座于外交部副部长王超和时任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之间,外交部、科技部和教育部都同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公开报道显示,王超和张来武都负责各自部内的扶贫工作。此前,教育部扶贫工作由副部长鲁昕分管,鲁昕生于1955年,已年满60岁。

  而就在1个月前,11月22日,朱之文还以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身份参加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成立仪式,并出任中国研究院理事长。

  到昨日记者发稿时止,朱之文的名字还没有出现在教育部官方网站的教育部领导名录中。网站显示的教育部领导一共有9人,其中包括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6位副部长和1位部长助理。而在复旦大学官网上,朱之文依然是党委书记。

  同事印象

  既“低调”又“站位高远

  “低调”一直是朱之文的最大特点。此前在厦门大学担任党委书记,厦大人对他的评价也是既“低调”又“站位高远”。

  一位厦大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朱书记的工作要求是:要从全局高度来做局部工作,服务全局。这位工作人员随后解释,这段听上去有点拗口的话并非套话———作为大学,凡事都要从国家需要的视野出发,但怎么做,需要从局部的具体工作来突破,即一步一个脚印。

  2011年9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曾这样介绍即将出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的朱之文,“朱之文同志年富力强,曾在多个重要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政治上成熟,管理经验丰富,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宏观驾驭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强,担任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期间表现突出,业绩显著,得到各方面好评”。

  复旦一位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朱之文担任书记期间,学校发展进入全新的格局,尤其在打造复旦影响力助力地方发展上,取得很明显的进步。

  朱之文推进的“枫林校区”改造项目在师生中评价颇高。在他到来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发展遭遇空间瓶颈。“枫林校区”陈旧的校舍和实验楼已严重制约了学校医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解决这一问题,校方决定实施改造计划,涉及到校区本科生及研究生近4000人的大搬迁。在186天里,学校协调22个职能部门、8个医科院所、11家附属医院,顺利完成了4000余名医学生,44万册医科藏书、7家校区所辖单位的大搬迁工作。这也是复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搬迁。预计到2016年底,枫林校区新建及改扩建项目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增加22万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学生生活场地等物理空间。

  复旦大学老校长杨良玉退休时曾说,(跟朱之文搭档的)这三年,是“最快乐、最痛快的”三年。杨校长还认为,这三年将会成为复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接受南都采访时,一位复旦教授表示,枫林校区改造计划就体现了朱之文的实干,“这个涉及到规划、城建,包括周围居民的协调,这种积极有效的沟通,来自于他坚定的改革决心”。这位教授说,枫林校区改造,对复旦、对复旦医学院,都将是一个转折点,“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

  教育理念

  “高校要服务国家

  还在厦门大学时,朱之文就认为,中国的教育问题在于没有融入社会。从高校到地方,从地方再回到高校的经历,使他在高校拥有“跳出教育看教育”的视野。

  朱之文曾有一番“顶天立地”的理论,“顶天”指的就是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科学技术前沿,解决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立地”就是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切实解决生产、生活中大量的科技问题。

  朱之文在厦大时大力推动大学和央企合作,他曾概括说,与央企的战略合作,是高水平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有效地打开了学校进入国家科技创新前沿的战略通道。在复旦大学时,朱之文秉承这一理念,他表示“高校要服务国家”,高校的科技创新要更好地跟经济社会的发展契合起来,利用高校的优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一些重大问题。在这一理念下,复旦大学于今年11月22日正式成立中国研究院,朱之文出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理事长。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称,中国研究院的成立是一个标志,“中国学界为西方学术和西方话语当‘传声筒’、‘打工仔’的时代即将终结”。

  “没有一流治理,难有一流大学

  朱之文还强调“大学的治理”。2014年5月,朱之文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称,“没有一流治理,难有一流大学”。他表示,只有深化决策体系改革,健全大学的内部治理,大学发展才能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管理基础之上,建立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基础之上,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也才能不断完善。深化决策体系改革,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作用。具体来说,学术领域的事务要交给各类学术组织去审议、评定;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充分听取各类群团组织的意见,提交教代会审议和通过;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要充分听取各类咨询机构的意见;学校的重大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重大决策举措,要广泛听取师生员工意见,加强与各党派各团体各组织的协商,着力构建一个科学民主的决策体系。

  朱之文的理念给复旦员工留下深刻印象。“他讲政治,顾大局,善于在纷繁的工作头绪中化解难题;谋战略,重学术,提出学科建设要适应国家战略、社会需要和地方建设,不再只坐在书斋中论道。”前述复旦教授向南都记者表示。而就个人风格而言,朱之文“平易近人,很有亲和力,易于沟通”。在复旦大学,他与教授、专家、学生打成一片,是“可以与你敞开心扉谈的人”。

  简历

  朱之文,1958年10月出生,福建东山人,198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6月参加工作,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财务会计专业。

  先后任厦门大学团委副书记,国际贸易系党总支副书记、书记,厦门大学党办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

  2000年3月任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2005年6月任宁德市委书记。

  2006年10月任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2011年9月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采写:南都记者 高珈佳 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