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俞吾金教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图)
2014年10月31日凌晨,我校哲学学院俞吾金教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俞吾金教授简历
俞吾金,1948年6月出生,浙江萧山人。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1984年留系任教,199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教授,1995-1999年担任复旦大学哲学系主任,1997-1998年为哈佛大学访问教授,2005年被评为首届人文社科长江特聘教授。
现任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暨人文社科学部主席、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暨人文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中心(985国家级基地)主任、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哲学基础理论、外国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哲学文化
代表性成果:《实践与自由》(2010)、《意识形态论(修订版)》(2009)、《问题域的转换》(2007)、《重新理解马克思》(2005)、《从康德到马克思》(2004)、《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2002,第一作者)、《实践诠释学》(2001)
来源:复旦大学网站
复旦哲学系教授俞吾金去世 曾与王沪宁搭档指导狮城舌战复旦辩论队
复旦大学官网31日宣布,哲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俞吾金因脑肿瘤医治无效,于10月31日凌晨5时去世,享年66岁。
作为我国哲学界首位长江特聘教授、两个全国重点学科研究基地的领衔人、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俞吾金在学术圈内已声名赫赫。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还是1993年轰动全国的“狮城舌战”复旦辩论队总教头。
1993年8月20日,复旦大学辩论队代表中国出征新加坡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连克三城,斩获冠军,举世轰动。一时间,当时参赛的辩论队员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姜丰(担任一辩)、季翔(担任二辩)、严嘉(担任三辩)和蒋昌建(担任四辩)等人新加坡的精彩表现引发了全民辩论的热潮。不仅如此,当时为这批学生做辩论辅导的教授阵容也堪称豪华。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的王沪宁、曾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的秦绍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俞吾金、吴晓明、张汝伦等人先后对这批参赛选手进行了辅导。俞吾金作为复旦大学辩论队教练兼领队,王沪宁任辩论队的顾问。
辩论队的四名复旦青年成为当时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至今仍是“70后”、“80后”一段共同的青春记忆。作为当年这场舌战风云的幕后英雄之一,俞吾金参与了复旦辩论“梦之队”的召集、训练和比赛的整个过程。2013年7月3日,俞吾金还向记者回忆了其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1993年3月,复旦大学接到通知,参加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俞吾金受命担任辩论队的教练及领队。同时,招募辩手的消息也在静谧的复旦园激起热情。“有108名同学报了名,我们经过一轮轮筛选,最后剩下6个人。”又经过1个多月的训练,最终确认了4名主力和两名替补队员的阵容,并接受严格训练。“先后请了30多位教授为辩手们做了50多场讲座,各个学科内容都囊括进去了。”8月,俞吾金与王沪宁带着4名辩手奔赴新加坡,一周舌战,终于捧回冠军队和最佳辩手两座奖杯。
在新加坡一共九天时间,连续辩论了三场,王沪宁事后回忆称“搞得人困马乏,精疲力尽”。第一场与实力强大的剑桥大学队辩论“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复旦是反方,要论证“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取胜后,与悉尼大学队辩论“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复旦又是反方,再次取胜。最后,决赛与1988年的老对手台湾大学队辩论“人性本善”。也许是复旦无意间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喜欢反对的特点,再次化身反方……这次辩论,复旦戏称是自己“一反到底”。新加坡报纸在比赛前曾经发表评论说:这一次是复旦大学队重演历史呢?还是台湾大学队雪耻呢?大家拭目以待。如此舆论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队的心态和人们的期望值。结果,复旦队员们战胜了台湾大学队,夺得冠军。当时,复旦杨福家校长有一次来看辩论队员的时候说:“这件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到今年8月,“狮城舌战”已经走过21个年头,当年的辩手已经各奔前程。去年此时,俞吾金曾向记者表示,复旦辩论队会重回母校聚首,“我建议每位队员写一篇文章,记录下20年来的所思所感”。如今,狮城舌战往事虽历历在目,只是斯人已不再。
往事如昨,历历在目。
唇枪舌剑在行,俞吾金的笔下功夫也不遑多让。他的学术生涯很是丰富。著作等身的俞吾金涉猎多项哲学研究领域,包括:哲学基础理论、外国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哲学文化等。他的代表性成果为:《实践与自由》(2010)、《意识形态论(修订版)》(2009)、《问题域的转换》(2007)、《重新理解马克思》(2005)、《从康德到马克思》(2004)、《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2002,第一作者)、《实践诠释学》(2001)。
2003年,俞吾金痛失病中爱女。“这是一个痛彻心肺的日子。很长时间,我无法进行思考,处于自责状态……”如今,更多的学生享受着俞吾金导师加慈父般的关爱,而学术更如同他的另一个“女儿”。这段无法抹去的经历,让俞吾金在60岁时写下未全部发表的《耳顺之年话人生》一文,文中回忆了自己五六岁落井溺水的情景,“我在水中挣扎了一会,终于抓住了井壁上的石块,使自己的上半身浮出了水面。我开始高声喊救命……”姐姐碰巧走出门听到深井处的隐约呼叫声。生与死的体验,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成了在俞吾金生命里独特的体验。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