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足“起伙粮”助贫困户大步奔小康

15.01.2016  10:34

 

      □陈绍海特约通讯员 向仕新
    “真没想到,写个申请,几天就办下来了,他们还亲自把钱送上门!”新年伊始,旺苍县五权镇农村信用联社流动服务车就开进该镇朝阳村,为张琼华等5户贫困户现场发放了20万元扶贫惠农小额贷款,帮助他们发展魔芋、香菇、山羊等致富产业。
    近年来,旺苍县不断创新金融扶贫支持引导方式,强力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帮助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目前,全县4.3万贫困人口中已有超过86%的贫困户参加评级授信,争取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已为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230万元,支持1.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产业致富路。
为致富项目备足“起伙粮
    去年7月,五权镇三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何红祥从镇上信用联社贷款3万元,这给苦于无“起伙粮”(方言,指启动资金)发展致富项目的他带来了创业生机。在镇村干部产业规划下,他已新种植良种核桃50亩、购买山羊30只、新建鱼塘4口。“有了扶贫惠农小额贷款,我们致富奔小康的底气更足了!”望着眼前新发展的核桃园、建好的鱼塘,何红祥高兴地表示,他家去年增收了2万元以上!
    去年6月,旺苍县出台了《创新开展扶贫小额信贷的实施意见》,瞄准贫困户 “能贷款、能发展、能致富”、金融机构“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推动构建“政府搭台、银行唱戏、农户下单”互动共赢格局。“我们设立了100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基金’专户,银行按基金5至10倍的比例提供‘两免一贴’(免抵押、免担保、财政贴息)信用贷款,贫困户自主确定发展项目、自主申请贷款,银行及时办理无抵押、无担保贷款,财政按年息5%贴息。”人民银行旺苍支行负责人王奎修介绍说。
    为加强信贷资金风险防控,该县还制定了《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评级授信办法》,由352个工作组逐村逐户对贫困户开展授信工作。根据劳动力、家庭收入等情况,给予每户2至5颗星信用评级,并相应给予2至5万元的授信额,授信总额达4.3亿元。
    同时,为让贫困户“放心贷”,安心抓发展,该县还动员组织贫困户全部参加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扶贫小额保险,如果贷款户出现还款困难,赔付资金则首先用于银行还贷。目前参保人数已超过全县农村人口的60%,有效降低了放贷银行的资金风险。
为致富产业加足“马力
    “这50万元的贷款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前不久,旺苍县木门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波拿到了打造禅茶文化中心(二期工程)的首笔贷款,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谭波于2007年成立的木门茶业公司,目前已发展茶叶基地1200亩,年产值可实现3000万元左右,同时带动了周边近100户村民发展茶叶等致富产业。
    “从申请贷款到资金到手,不到一周时间。”谭波介绍说,该中心将分三期打造,总投资达到2000万元。他将通过在茶场建起茶文化广场、休闲观光接待中心、农事体验中心,连片打造集旅游休闲、疗养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产业集群,“到时,将会带动更多村民开办特色农家乐,发展茶叶、核桃、肉兔、跑山鸡等致富种植养殖业。
    “通过把贫困农户纳入到产业开发的链条中,将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使贫困农户在产业开发中增产增收。”该县扶贫移民局负责人李伟说,“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等形式,不断提高贫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通过金融扶贫培育特色产业,以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该县已建成有机绿茶黄茶22.6万亩,实现产值8.4亿元;发展核桃45.6万亩,实现产值9.6亿元;建成杜仲等中药材53万亩,实现产值2.5亿元;畜牧业养殖规模300万头 (只),实现产值1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