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动新时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道出很多蕴含真理力量、思想力量、智慧力量、人格力量的金句,深入人心、发人深省。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专栏推出系列创意互动特稿《声动新时代》,与您一起感悟总书记那些广为流传的金句中蕴藏的深意,汲取前行力量。
2019年,面对外国政要提问,习近平脱口而出的这句话,直击心灵,令人难忘。
在外交场合,领导人会不时被问到执政理念是什么。作为一个14亿多人口大国的国家元首,习近平的回答坦诚质朴。
“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2014年2月7日,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习近平这样说道。
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1974年,21岁的习近平正担任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是他的心愿。
1982年,29岁的习近平正担任县委副书记,“渴望尽自己的微薄力量,亲手为他们做一点实在事情”。
1990年,37岁的习近平正担任市委书记,写下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词句直抒胸臆。
…………
从黄土地一路走来,从农村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泱泱大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把群众的温饱冷暖安危时刻放在心上,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履新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面对中外记者的镜头,在密集的快门声中,鲜明表达“我将无我”的担当和“不负人民”的情怀。
5年后,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他坚定地说了16个字: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事业任重道远,责任重于泰山。
习近平誓言“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此走遍了中国所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8年时间,中国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反贫困斗争,被联合国誉为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之一。
“他不是只在办公室,而是深入到人民中间。他非常平易近人,衣着、说话、笑容等都很接地气,我看到在雨天和烈日下,他不用别人撑伞。”中共十九大报告9名外籍翻译之一、老挝专家拉姆恩·乔维吉对习近平的亲民印象深刻。
“爬那个山爬了好远,好不容易才到那里。去了以后,一个老太太见了我问,请问你贵姓,你是哪里来的?”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视察的情景,习近平印象深刻。那天,他向乡亲们自我介绍:“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一个个故事令人感慨万千。
改革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他认真审阅重大改革方案的每一稿,逐字逐句亲笔修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农历大年三十,他夜不能寐,第二天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对策。
他与贫困户一起算家庭收支账,跟村干部聊怎么卖好土产白酒来促进农民增收,还帮忙做网店“带货员”。
他同工人雨中合影,到胡同里给快递小哥拜年,扛起铁锹大步走向植树地点。
他惦记着城镇小区里的垃圾分类,关心村民有没有热水洗澡、电价贵不贵、自来水从哪儿来,还为降低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出谋划策。
…………
治理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工作何其繁重、任务何其艰巨。但习近平说:“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海内外舆论评价习近平,说他是“人民至上”理念的践行者。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同学生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学习和生活情况。“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领航新时代,习近平曾引用诸葛亮的《出师表》表达自己的心情。
他相信“一勤天下无难事”,坦言个人时间都被工作占去了。据中共中央办公厅权威人士介绍,报送给习近平的请示,不管多晚,即使到了夜里12点,第二天早上都能收到他的批示。
2019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中文班学生在写给习近平主席的信中好奇地提问——“您喜欢您的工作吗?您的工作累不累?”
“我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很累,但很愉快。”习近平在回信中这样答道,这也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2021年春天,一段发生于广西桂林毛竹山村的对话刷屏网络——
一问一答,道出赤子情怀;从黄土地到中南海,初心依旧。
责任编辑:胡越 SN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