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田园增收曲 泸州泸县促农增收工作纪实

12.12.2013  19:00

   四川在线消息(张蕾 特约记者 曾佐然) 收成好,还得归功于田、路、渠、机四网贯通。县里统一配套建设后,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机能耕,产量咋能不高?”提及增产增收的主要原因,兆雅镇石龙村村党总支部书记薛世兰高兴地介绍。

  石龙村今年争取到土地整理项目,完成土地整理面积1500亩,新建排灌渠1000米,新建蓄水池8口,田间道路2500米。规模种植儿菜1290亩,平均亩产4420公斤,按目前市场销售均价每公斤2.50元计算,每亩蔬菜收入11050元。这是泸县助农增收的一个缩影。

  今年,泸县紧紧围绕市委“实现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要求,坚持把促农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任务,全面落实农民增收县委书记和县长负责制,积极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试点工作,开辟多元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前三季度,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882元,增量居全省68个丘陵县(市、区)16位,同比增长13.2%,增速居全省丘陵县(市、区)31位。

   夯实基础设施 改善条件促增收

  以项目整合为载体,以整体推进为目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立足县域交通网,围绕新村聚居点,新建新村公路85公里。打通兆雅万亩名优花木基地、得胜现代蔬菜科技示范园、潮河万亩龙眼园和海潮万只山地鸡养殖场枢纽衔接,畅通农产品物流工程,变交通制约为发展平台。

  编制《泸县全域灌溉规划》、《县城和重点集镇防洪治理规划》,借中央“小农水”工程,扎实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成功构建“蓄、引、灌”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水利保障体系,全县蓄引能力达1.7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达48万亩,实现田地旱涝保收、稳产高收。

  以新农村建设深化示范县为平台,以龙桥文化生态园、战旗老房子、杨高荔枝园、石龙金家湾等为重点,深度挖掘其龙桥文化、田园文化、产业文化、明清文化等,积极培育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切实做到旅游资源突显,特色别具一格。今年7月,在龙桥文化生态园盛大举办荷花节,农民户均现金收入增加1203元,成功演绎一三产业联动叠加效应。

  培育优势产业 打造特色促增收坚持“规模壮产业、特色促效益”的发展理念,以量变促质变,以质变促效益。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建设为契机,狠抓水稻高产示范片建设,实现亩均产650公斤,增产38.2公斤,农民收入达3510元。推广生猪产业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发展,建成生猪规模养殖场(户)120个,全县累计达到8725个,规模养殖比重达71.2%。按照“示范性的育苗展示+现代化的大棚蔬菜+大众化的露地蔬菜”三个发展层次,新建高标准玻璃智能温室和连栋温室面积20000平方米,发展热光温室大棚蔬菜3000亩、露地蔬菜6万亩。按照“一改、二建、三提升”的思路,发展甜橙2200亩、荔枝1000余亩,龙眼15000亩。目前,全县累计发展龙眼14万亩,实现产量3.5万吨,年销售收入3.5亿余元,太伏镇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深化改革添动力 盘活资源促增收

  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良机,理顺产权关系,促进资源变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盘活农村产权,促进承包土地合法有序流转,集体土地、宅基地的腾挪置换,激活农村资源。通过发展家庭农场、扶持种养大户、组建农业股份合作公司,保障农民权益收益。截止目前,全县共流转土地18.2万亩,增加收入达1.3亿元。

  依托泸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元通村镇银行等投融资平台,扩大贷款抵押范围,建立土地承包权、宅基地、林权证抵押贷款制度,现已解决农业贷款1065万元。

  抓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试点县契机,以龙桥文化生态园为试点区,探索推行农民土地与农村户籍分离的户籍制度改革,让试点区农民在不放弃土地的前提下,可自由将户籍就地转入城填,享有双重待遇。通过“三资”清理,将财政投入涉农经营性基础设施折资和农民以土地折资入股,组建泸县龙桥农业股份专合社。政府引导农民管理自已的资产,经营自已的公司,让农民获得合理保底、实物计价、动态调整的租金收入、务工收入和股份收入,有效调整农民收入结构和增加财产性收入。

  认真贯彻省、市惠农政策,实行“两放开,一调整”,加强对种粮补贴、农综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督促检查,确保补贴资金到户,保障农户转移性收入,截止目前共发放各种惠农补贴1.5亿元。

  依托全省劳务输出大县优势,围绕市场抓培训,着眼就业抓收入,开启订单式培训培养学员,全县实现劳务输出30.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8.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