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十二五”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建设项目成效显著

06.01.2016  10:43

  “十二五”期间,剑阁县共争取并相继开工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建设项目4个,分别是2011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已完工3个,在建1个,2个已完成县级验收。项目总投资5270万元,规划建设高标准粮田6.17万亩。已完成投资4395万元,建成高标准粮田5.696万亩。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影响深远。

  一是经济效益明显。五年来全县实施的4个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建设项目累计新增粮食产量4749.5吨,项目核心区年亩平较全县大面积增收173.5元,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367.33元,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城乡居民粮食自给率进一步提高。

  二是生态效益明显。通过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改善灌面1.88万亩,改善除涝面积1.2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85万亩;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升0.5~1%,水土流失、土壤养分淋溶损失、土壤硝酸盐增长和水体富营养化得到有效控制,土壤肥力条件得到改善;肥料利用率提高5.2个百分点,农田水分生产效益提高13.9%,不合理的用肥结构得到改善,化肥和水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有力助推了有机农业发展。同时,农作物秸秆大量还田,野外焚烧秸秆得到有效遏制,大气污染和资源浪费得到较好解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此外,蓄水池、山坪塘等蓄水设施的整修大大降低了灌溉用水量,提高了降雨利用率,促进了项目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项目区生态环境得以大大改善。

  三是社会效益明显。通过在项目区实施的机耕道、便民路、农机下田通道建设,显著改善了项目区农民行路难、运输难、机耕难等问题,为幸福美丽新村、基本农田水利和现代农业园区“三大”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农耕农艺配套,科技在农业生产上的贡献率从“十一五”末的不足40%提高到现在的50%以上。同时,通过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途径和模式,带动项目区及周边1850多户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或服务。引导2900余万元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领域,创造就业岗位1.25万个,有效推动了全县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运输、营销及相关行业发展,为“三大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