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上市或可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18.02.2014  12:34
核心提示: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和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内外的金融市场融合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境外交易所也看   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和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内外的金融市场融合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境外交易所也看到中国市场的机遇,并不断加强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和投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德意志交易所集团(下称“德交所”)驻华首席代表毋剑虹,就目前交易所发展和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专访。

第一财经日报:您如何看待目前全球各大交易所的竞争格局?

毋剑虹:交易所的核心工作是提供平台,让那些将钱借给企业的投资人有个透明、可靠的窗口了解自己的钱是如何被使用的;让投资人、生产企业和金融机构通过这个平台进行资产配置、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等经济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交易所可以跨国界运行,这也是交易所集团越来越庞大的原因之一。但是交易所的责任依然是保证这个平台的透明、安全、合规与高效。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小规模交易所依然有存在的必要。

日报:您怎么看待中概股诚信危机这一现象?

毋剑虹:境外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企业诚信的诟病、美国监管机构对四大审计公司中国分公司资质的质疑及对其业务的叫停,以及某些国内企业通过对法律法规的功利性解释与滥用,这些都使得如何提升(民营)企业的资质与诚信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监管制裁的进一步严格都只是防范和补救的手段,真正让企业自觉提升自身的诚信度与资质才是根本所在,而达到此目标的途径应该是让企业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中互相竞争。

日报:您怎么看待中概股多通过买壳上市?

毋剑虹:纵观过去十几年在境外上市的几百家中国概念股企业,出去的手段都是用所谓法律安排的方式,把国内资产装入一个境外的“壳”中,把企业的性质变为外资企业,然后再以境外企业的身份在境外交易所上市。尽管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但迄今为止每年这样在境外上市的企业全球也不过才几十家。在这种物以稀为贵的客观现实状况下,对于协助企业上市的保荐人及相关机构如财务、审计、投行和法律咨询来说,能够推荐一个这样的企业上市也意味着一笔可观的业务收入。因此,即便有些企业的资质和诚信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受利益的驱使,怕吃亏的本能,担心自己不做也许别人会做,所以有时就会发生视而不见、拿钱就是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保荐机构筛选合格的企业,而是企业挑选给钱就做事的保荐机构。

反之,如果允许数十万规模足够上市的中国企业自由到境外上市,保荐机构就可以认真挑选资质与诚信俱佳的合格企业并推荐其上市。这时,企业将面对真正的挑战。想上市的企业必须比别的企业做得更规范、更好才有可能获得保荐机构的青睐。同时,保荐机构自身的资质与诚信也可以得到提升。而监管机构只须严厉惩罚个别的害群之马,让诚信与正气得以发扬光大。

日报:目前境内上市企业市盈率较高,而在境外上市的企业则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

毋剑虹:在中国境内上市的企业市盈率都相当高,而在境外上市的企业的市盈率则相对较低。事实上,每个企业的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企业未来(三、五、十年)发展的前景及其为达到阶段性目标所需要的资金是可以算出来的、是可限量的。因此,公众投资人一次性借给企业的资金不应该也不会超过企业阶段性发展所需额度过多,这是境外企业上市市盈率相对较低的合理性依据。企业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获得公众的资金投入,而在企业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资金时则可以通过增发新股不断获得新的资金支持。假如十倍的市盈率可以满足大多数企业今后五年的发展需求,那么一个现在市盈率六十倍的企业获得的资金就可以为六个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难的问题。

日报:德交所衍生品相当丰富,是否对国内衍生品市场有可借鉴之处?

毋剑虹:世界范围内资本市场的衍生品都大同小异,无非是币种、标的和规模的差异,德交所的衍生品种类确实相当丰富,例如以德国联邦政府债券为标的的期货与期权,是欧元区各国政府债券现货套期保值的主要工具;在全球各种各样的结构性资产管理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使用德交所的金融工具及其衍生产品。目前,尽管获得中国政府批准的QDII和QFII机构可以部分地使用这些产品,但若要在国内真正无障碍地使用这些产品,还需要完成很多配套工作,比如资本市场开放、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等。

日报:如何看待民营企业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境外融资?

毋剑虹:中国有几十万家中小企业,就规模而言,都可以到境外上市融资。关键是要敢于让它们出去。我相信每个企业家都希望拿对自己所做事情的信念和诚实赢得境外投资人的支持和资金。而充分使用境外资金来部分解决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运用境外资金实现中国国内资本和财富的积累,或许是中国入世十多年后资本市场改革与开放的钥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