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高考志愿 选专业应恪守三条原则

17.04.2014  11:25

  在填报高考 志愿 时,选专业应恪守三条原则:一要了解专业内涵,二要结合兴趣爱好,三要了解就业方向。

  近些年来,高校学生转专业不是新鲜事。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转专业持赞同态度,而且开了绿灯,有的高校还采取了越来越宽松的政策,或者干脆不设转专业的门槛,允许学生自由转专业。

  据有关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在1万名受访者中,71.2%的人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67%的受访者表示并不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更有67.9%的人承认在报考专业时盲目填报。

  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的小王在大三时从自动化专业转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谈到转专业的原因,他说,高考填志愿时,他对自己要报的专业没有清晰的认识,更不了解自己喜欢学什么。家人替他选择了听起来就业不错的自动化专业。但两年中,小王始终不喜欢这个专业,甚至有多门功课考试不及格。从小王转专业的案例中,不难看出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是不是一定要等到上大学后靠转专业来重新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是不是随便选个专业先上大学,再争取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去学习?其答案都是否定的。

  尽管高校对学生转专业开了绿灯,同时有的高校还实行了宽松政策,但不是想转专业的学生都能如愿以偿,真正通过这条道路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仍然是少数人。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例,虽然关注转专业的同学不少,但实际递交申请书的不多,转专业成功的更少。如2009年该校申请转入法律系共有20余人,但只有4人成功转入。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转专业的人数保持稳定状态,春秋两次转专业下来,一届学生报名的人数基本在300人至400人左右,但转专业成功的也只有近200人。绝大多数高校对转专业设有门槛,而且有的门槛还很高。比如,要 求学 院按专业对申请转专业学生第一学期的成绩进行排序,择优推荐, 课程 不及格的学生不能报名;具备报名资格学生还要参加转专业笔试和面试。还有的学校规定,大一学年末,学生可以提出转专业的申请。申请转专业的同学在绩点和名次上都要达到规定要求。学生的申请要经转出系、教务处、转入系的审批才行,个别专业还需另外参加考试,例如,转入经济系的同学要参加高等数学考试,成绩要合格。

  导致大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归结起来不外乎有三个:一是考生填报志愿时不了解专业内涵,二是对自身兴趣爱好不清楚,三是对专业就业情况不了解,从而选择了不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导致进了大学就转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