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基础设施 创新服务模式 筑牢惠民基石绵阳市构建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图①1000余演员参加绵阳市优秀群众文艺展演。
图②北川香泉乡文化活动中心外观。
图③涪城天青苑川剧团参加 “川剧演绎文明”优秀川剧进社区宣传文化月活动。
图④第四届中国诗歌节群众文艺演出在越王楼广场举行。
“走,天青苑看戏去!”入夏后,家住成绵路的戏迷王大爷每晚都会邀上一拨儿戏迷,步行几分钟到涪城区铁牛街社区看戏。而在三台县花园镇营城村,每当华灯初上,远远近近的村民也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村文化活动中心,读书、看报、下棋、跳舞、看坝坝电影……类似的文化活动早已成为绵阳城乡群众的习惯。
近年来,绵阳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斜向到角”的多位一体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形成了城市“10分钟”文化圈、乡村“30分钟”文化圈,极大地提高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文化设施:星罗棋布覆盖城乡在涪城区金峰镇莲花池村农家书屋,养殖户刘大哥常来这里阅读有关养殖的书。“养殖过程中碰到问题,基本都能在这儿找到答案。”刘大哥说。这只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绵阳市着力构建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馆一站一室、文物保护、非遗传承等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并免费开放,部分县(市)区还结合本地实际,将剧场、文化馆、剧团、非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艺术培训基地等项目集中建设,打造了区域文化新地标。
目前,绵阳市已基本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覆盖的标准化、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县两级均建有文化馆、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到1700余万册;全市277个乡镇均建有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站;建成“三基地一窗口”51个;建成3347个行政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3347个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100%;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区(村)文化活动室比比皆是;全市有音乐、舞蹈、戏剧小品等各类群众文化队伍超过300余支,文化志愿者1200余名……
文化服务:探索创新普惠大众
“市文化馆为我们企业培训了一支自己的古筝表演队!”日前,在市文化馆艺术培训中心,城区一企业负责人兴奋地告诉记者。原来,这是市文化馆近年来创新推出的“菜单式”服务。“现在,无论是单位、社区还是普通群众,都可根据自己的文化需求进行预约‘点单’服务。同时,我们还推出了针对社区、乡镇文艺团队骨干的免费培训指导,参加培训的骨干学成之后,又回到社区,将所学传授给更多的社区文艺爱好者。”市文化馆馆长温芬说。
这种“种文化”的模式,正是绵阳群众文化工作的一大亮点。近年来,我市不断激发群众文化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全新转变。5年来,全市累计新排上演大幕戏110余台,小品、折子戏等860余个,组织舞台演出240余场次,广场文化艺术活动780余场次,送文化下乡活动1320余场次,文艺展览150余场次,文艺辅导600余批次。
文化惠民:筑牢基石共享成果
“别看我们地处偏远农村,但电视、广播、电影样样都不缺。”在平武县水观乡平溪村,村民龙树云告诉记者,自己经常从电视广播中学习知识、寻找致富路子……像这样的文化福利,绵阳城乡群众都可以享受到。
近年来,绵阳市不断推进“三网融合”,构建了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地面无线电视、卫星直播电视等多种手段并用的现代传播体系。城乡基本实现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看”,每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达到43000余场。此外,我市还相继建成了一批农村室内固定电影放映点,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科教影片和精彩的故事片,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随着我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全市上下正不断掀起文化惠民、文化安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新高潮。 (张兴明 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