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天宝:在基层汲取党建工作的智慧与力量

11.03.2015  17:43

在“走基层”活动中,我深入乡镇村社、企业车间、学校医院等基层单位,面对面地听取群众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实打实地解决问题和诉求,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组织部门作为“走基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必须切实将开展活动与尽好本职紧密结合起来,在基层汲取党建工作的智慧和力量,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走基层“聚民心”,群众信任是组织建设的关键因素。广汉市连山镇齐心村是我的联系点,这个村较为偏远,经济也不发达,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我第一次去村里就听到有的群众低声嘟哝:“上头想干的与我们想干的说不定搞不到一起,哎!”在群众的怀疑声中,我听出了大家对村级党组织的“不买账”,体会到齐心村并不“齐心”。我当即决定,一定要指导村“两委”班子,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赢得群众的信任。在将近1年的时间里,我先后到齐心村调研8次,每次都组织群众和村干部对话沟通、消除误解、达成共识。市委组织部还派出1名中层干部到村里作“挂职书记”,加强村“两委”业务指导和干部培训;修补小桥、维护渠堰、硬化村道,我们和村干部、群众一起想办法解决,并抓好村务财务公开……渐渐地,村“两委”的带富能力和村干部的公信力增强了。去年8月20日,我到齐心村指导专题组织生活会,村支书高兴地告诉我,村党支部从二类升级为一类!今年2月6日,我再次来到齐心村,闻讯而来的群众有说不完的心里话:“以前不相信村干部,总认为他们只顾自己不顾大家,现在村上主动关心帮助我们,还有啥子理由不支持工作呢?”眼前的齐心村正呈现出人心齐干劲足的可喜局面。这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群众是我们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充分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更加广泛地凝聚干事创业的巨大力量,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新征程上克难攻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走基层“选贤能”,群众公认是干部选拔的基本原则。组织部门肩负着选人用人的重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好干部”标准,省委进一步明确了“三重”用人导向,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导向就是“重公认”。去年9月1日,我在基层和年轻干部交流时,发现一些干部希望到市县机关工作,他们或认为“城里生活条件好”,或认为“上级单位级别高,职务升得快”,不愿意扎根基层,不在乎群众口碑。我坦诚地与他们谈心并反复地告诫他们,基层是最好的考场,群众是最好的裁判,是不是好干部一验便知。我曾到绵竹、罗江等地的乡镇调研,一名26岁的副镇长告诉我:“参加工作就后一直在镇上,平时和群众在一起,就想着多做点事,真没想到换届时组织和群众都投了我认可票。”相反的例子也有。在调研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工作中,一名届中被罢免的村支书后悔地对我说:“当时觉得村上的事情就是书记说了算,执行政策不进行深入宣传,发展产业不做思想工作,虽然自己清正廉洁但党务村务公开不及时,群众意见大、不认可,直接导致了我被罢免。”这些充分证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甘愿投身基层、扎根基层,谁真正一心为民、干在实处,群众心中有一本“明白账”。组织部门要真正做到选贤任能,就必须鲜明基层导向,坚持群众公认原则,真正把经过实践检验、受到群众认可的好干部及时发现和使用起来,让那些埋头苦干、业绩突出的干部更有盼头,让那些跑官要官、为官不为的干部断了念头,推动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走基层“增才干”,基层锻炼是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去年7月,我们会同科知、教育、人社、商务、团委等部门走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调研人才工作。有的企业老总抱怨说:“我们这里高学历人才多,理论水平很高,但动起手来却不如车间师傅,实践能力有待加强。”有的群众反映:“有的机关干部对基层不了解,到基层很热情帮助工作,但连韭菜和麦子都分不清楚。”这些充分说明,很多高学历人才缺少基层锻炼的机会和经历,理论与实际结合得不好,这不仅不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也不利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向好发展。去年11月,我们开展了挂职干部工作调研。我欣喜地发现,经受基层磨练的挂职干部,脸虽然晒黑了,但工作底气更足了,征地拆迁也好,维护稳定也罢,样样工作都得心应手,说出的话饱含着对群众的真情实感,想出的招反映出对基层的清醒认知;经过车间锻炼的高学历人才,手虽然粗糙了、磨起了老茧,但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做设计时能更充分地考虑现实生产条件,遇难题时能更主动地请教一线工人师傅,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两次调研给了我同样的启示,实践锻炼是促进各类人才全方位学习提能的重要手段,组织部门要履行好“党管人才”的使命,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人才深入基层,主动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同志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学习中砥砺品质、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中献计出力、建功立业。

(作者:蒋天宝 中共德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