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基因与现代生活相融 传统非遗技艺展示呈现无穷魅力

14.09.2015  16:21
当非遗的古老基因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成为令人赞叹的艺术品时,原汁原味的传统非遗技艺展示也呈现出了无穷的魅力。

  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自11日正式开幕以来,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往。昨(13)日正逢周日,难得秋高气爽的天气让非遗节主会场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人气爆棚。当非遗的古老基因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成为令人赞叹的艺术品时,原汁原味的传统非遗技艺展示也呈现出了无穷的魅力。

   被单戏

  一个人就是一台戏

  昨日的非遗节主会场国际非遗博览园内,人潮涌动、热闹非凡,随处是举家前来过节的市民们。户外的广场演出挤满了热情的观众,室内的各种展览更是人山人海。“好热闹哦,这才是成都人两年才过一次的非遗节!好吃的、好看的、好耍的,感觉比过年的气氛还好。”挤在人群中,不时会听到人们的各种赞叹。

  在博览园西城事组团绵阳馆,被单戏的代表性传承人冉明户的舞台就搭在展厅外,四根竹竿就支撑起了一个一平方米左右的小戏台,而围在四周的绿色布帘,也为这个小戏台平添了些许神秘感,一个人怎样演绎了一台戏?热情的观众们好奇地翘首盼望,期待着冉明户现场的表演。昨日他带来了一段《百花楼》,一边是锣鼓、梆子等乐器的敲打声;一边是不停根据木偶角色变换着声调的唱词,充满乡土味儿的表演吸引了不少观众。

  被单戏也就是小木偶,但它又与木偶不同,表演者在一个小舞台里打着不同声音的乐器,操作着数个木偶的表演,同时进行人物口技、生、旦、净、末、丑的演唱,一人就是一台戏。冉明户与被单戏的结缘要追溯到30多年前,20多岁的冉明户当时是梓潼县文化馆曲艺队的活跃分子,在一次文艺工作会上,他结识了绵竹被单戏老艺人邬家喜,并拜其为师,从上世纪70年代起,冉明户就开始走村串户,表演被单戏,演出有《百花楼》《借亲配》《三子争父》《猪八戒背媳妇》等十多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剧目。

  一人一台戏,难度很高。拉开布帘,记者才发现,表演时,表演者需要两腿抖动打大钹,左脚踩镲子,右手敲打锣鼓,同时,双手要不停变换木偶角色,嘴里还要不停地变换声调为角色配音。演了这么多年的戏,冉明户也告诉记者,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审美在变,他发现被单戏也需要一些改变,比如他把木偶做得更精致些,在戏曲编排上,乐器的运用更加巧妙与精细。这样的改进也引来了观众的肯定,昨日他的表演成为了现场最热闹的演出之一。

   风车

  勾起儿时的记忆

  在遂宁馆,一个个颜色亮丽的纸风车依次排开,一阵微风吹过,纸风车随风不停地转啊转,不由得让人想起儿时美好的快乐时光。夏海全是夏氏风车的第五代传承人。夏海全介绍,夏氏风车传统手工技艺起源于明朝中期,风车的主要材料是竹子、白纸和铁丝,制作过程主要分为裁纸、上色、围圈、粘贴、组装、上靶。这次,夏海全带来了四种不同款式的风车,他指着面前的风车告诉记者,“以前风车的支架全是用竹签做的,竹签也都是手工制作,但是质量不好,风一大就会断,再加上成本比较高,所以现在都是用铁丝来支撑。

  风车最好的部分大概就是在纸上了,红的、黄的、绿的……一条纸带上有三色,最多的是四个颜色,不同的颜色在拼接处又自然地晕染开。夏海全说,虽然他也用布和塑料来做过风车,但大家还是更中意传统的、用纸做的风车,“其中,染色就是风车制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了,不仅要有好看的配色,还要拿捏好分寸。

  采访中,不少人围过来询问风车是怎么卖的,“这风车,让我想到了小时候。”80后的赵女士给自己的孩子买了一只风车,“现在风车很少见了,我想这五颜六色的风车,儿子也会喜欢的。”夏海全希望将夏氏风车的技艺传承下去,但谁来学呢?唯一令夏海全欣慰的是,他做的风车,孙子很喜欢,“恐怕只有等他再长大些,看他愿不愿意学了。”(记者 王嘉 摄影 于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