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11.03.2014  05:52
  面对农村“空心化”趋势,农业如何走向现代化,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建议——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钟振宇

  第二年参加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省农科院副院长刘建军带来的提案和去年一样,还是聚焦“三农”。“去年我在基层调研农业,在一个户籍人口190人的村社,千方百计也只找到9人;另外一个产粮村,每年种粮不到5亩田。”刘建军说,农村“空心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相当多的青壮农民进入城市,不愿回乡务农。十年后“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课题和粮食安全的挑战引人关注和忧思。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名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充裕和优质人力资源。

  问题一:未来谁种地?

  农业现代化需要劳动力转型

  数据显示,2012年我省共办理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落户近50万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415万人。“城镇化导致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农村有效劳动力数量严重不足。”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李铀说。

  如何实现农业的健康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刘建军认为,发展这几类经营主体,离不开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城里人干几天。”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认为,传统农民主要追求维持生计,而职业农民则应充分进入市场,追求生产效益的最大化,这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内生动力。

  委员们认为,国家已经意识到培育一大批以农业为职业的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农业部提出力争通过3年试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但这样的速度还是太慢了”。

  问题二:吸引力在哪里?

  增强劳动收益  提高社会地位

  “作为一种职业,应该具有一套全国统一规范的劳动职业标准体系。”委员们认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人社、农业等部门当前要尽快设计职业农民的技能认定、准入标准,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和保障。

  苏华认为,区别于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能够取得社会平均甚至更高的收益,能够得到公正的社会待遇。通过提高其社会地位,不断引导更多的有志之士愿意终身从事农业,成为扎根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

  如何增强这一职业的吸引力?全国政协委员、省旅游局副局长郑学炳建议,要抓住新一轮农村改革契机,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兴业提供条件。比如协助他们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国家通过对流出承包地农户的直接补贴、对新型职业农民直接补贴等方式推进土地的集约经营;加快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设立农业灾害风险基金,降低农业经营者的经营风险。

  问题三:怎样培养?

  构建职业农民终身教育体系

  鉴于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强,郑学炳委员指出,当前各地要抓紧对当地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工作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深入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潜在新型职业农民的数量和质量,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针对性。

  近年来,由于各类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导致涉农专业招生量快速萎缩。苏华认为,要加强农村学习型社会建设,全方位构建职业农民终身教育体系。

  如何提升现有职业农民素质?刘建军建议,创新培训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在职继续教育,实施免试入学、弹性学分、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引导农业职业院校把课堂办到农民家门口、搬到生产第一线,吸引新型职业农民参加专业化、系统化的在职继续教育。

  如何扩大后继从业者队伍?李铀建议将培训纳入国家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吸引涉农专业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等群体投身现代农业。

  (本报北京3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