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统一,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按照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统一部署要求,四川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加强统筹规划和工作指导,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拓展路径,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目前,全社会广泛参与、重在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生动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引导广泛参与 凝聚价值共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如何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四川切实做好宣传发动、舆论引领工作,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让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切实加强传播阵地建设,形成各类媒体协同互动的引导格局。今年以来,四川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刊发核心价值观系列评论、理论文章和综述报道6万余篇,各大网站相关专题点击量累计超过1000万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讨论中,形成浓厚舆论氛围。
创新传播内容与方式,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四川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发挥传播核心价值观主渠道作用,常年开设核心价值观专题专栏,设置“四川好人”“节约之星”“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栏目,让老百姓讲述身边故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制作50余万份“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宣传画,在学校、社区、车站、影剧院、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广泛张贴。
新兴媒体发挥互动性、开放性强的特点,与传统媒体同频共振。省内各类官方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纷纷开展“我们的价值观”网上大讨论,在讨论中增进共识、凝聚合力。成都市新闻门户网站——成都全搜索开展核心价值观创意主题漫画作品征集活动。德阳传媒网、德阳在线、微博德阳等新媒体刊载“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年画公益广告,策划“画说24字核心价值观”“微公益,价值观一起行动”等互动话题,吸引广大网民参与讨论。
结合实际挖掘资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解读核心价值观。细述身边事、传递正能量,一批思想性和观赏性相统一、接地气贴民心的作品通俗易懂、耐看易记,成为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德阳市广汉、绵竹等地制作发放“孝德”主题年画,阐释、传播孝德文化内涵;广安市运用传统剪纸艺术形式,创作通俗易懂的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内容涉及“我的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等;乐山市充分利用井研农民画等地方文化品牌,创作60余幅各具特色的农民画,其中《至孝自强 勤学善思》细节丰富、生动传神,使“四川省十佳美德少年”曾姣成为井研县家喻户晓的人物。
推崇模范典型 发挥引领作用
适时推出“厚德四川·与善同行”道德实践活动,在省、市、县、乡、村(社区)设立“四川好人榜”,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评选推介各行各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典型,促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模范践行者不断涌现。
广开渠道,建立选拔推介机制,让先进典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指导的“身边雷锋 时代榜样——2013年度感动四川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在单位、读者、网友、媒体推荐的298名候选人中,评选出“挑夫校长”代天久等10位年度感动人物和国家电网四川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1个年度致敬人物。活动期间,1400多万人次参与网络和电话热线投票,公众关注度、参与度空前高涨。
今年以来,四川累计推出践行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260个,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典型成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标杆。
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就抓住了未来。四川把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广安市开展“小平故里美德少年”评选活动,设立尊师孝亲、文明友善、诚实守信、自强自立、热心公益、勤学创新六大类,评选“美德少年”5000余名,带动校园形成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雅安市将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组织中小学生到革命纪念地、重大战役发生地祭奠宣誓,到烈士陵园献花、培土,引导青少年感恩先烈、努力学习,从身边事做起,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四川各大高校纷纷开展“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演讲比赛,引导师生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基本要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四川师范大学将核心价值观要求对接到职业准入、能力提升、业绩考评等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完善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及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同时,在学生党员中重点开展核心价值观承诺践诺活动,讨论形成《党员践行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
开展主题活动 强化实践特色
根据中央部署要求,四川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省实践中,注重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开展“崇德向善·厉行法治”等主题活动,把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鲜明的教育和实践特色。
成都市精心打造“法治大讲堂”这一公众学法品牌,形成以“金沙讲坛·法治讲堂”为龙头,以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治讲堂”和党校、中小学、企业、行业等法治培训为主体,以媒体、网络、手机普法为补充的网络体系。通过推行“讲故事、演节目、调矛盾”等群众性普法模式,使法治宣传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走进基层,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在此基础上,成都市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落实到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和“平安成都”“法治成都”建设中,努力实现社会治理与道德提升有机统一。
都江堰市举行以“成长与法同行,青春与德相伴”为主题的“守法成人礼”道德讲堂专场活动,通过看道德短片、听美德故事、评公德行为、行传承之礼等互动活动,将“孝”“礼”“义”等中华传统美德传递给青少年。同时,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开展守法宣誓活动。青少年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崇尚社会道德,提升自我修养;捍卫神圣宪法,维护法律尊严……”“守法成人礼”活动使广大青少年进一步感悟道德的可贵、法律的威严,增强遵纪守法、践行美德的责任感。
四川还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宗教工作,在民族地区开展“藏汉双语联合宣讲团”进寺庙活动,引导广大僧尼增强爱国守法、持戒遵规、民族团结意识。今年上半年,宣讲232场,覆盖239座寺庙、1.5万名僧尼和3万名信教群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培育和践行的过程就是传播正能量的过程。乐山市在开展学雷锋活动中建立“518党员志愿服务中心”(“518”即“我要帮”的谐音),目前已有登记注册志愿者8000多人,广泛开展扶老、助残和岗位奉献等志愿服务活动。该市沙湾区创建“雷锋窗口”77个、“雷锋岗”531个,3年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内江市开展“爱心接力妈妈”巾帼志愿行动,吸引女干部、女党员、女教师、女企业家等热心人士争当“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全市300多名“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签订“结对卡”,让孩子们有了温暖的依靠。
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特别是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受灾群众、残疾人等群体,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四川踊跃开展,彰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
(原载2014年11月2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