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成都新作为:新老互动 双核共兴 一城多市

12.03.2015  20:52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在线记者   曾沧海)2015年,站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市发展“万亿级”的历史交汇点,成都在省委“五个新作为”的重大要求下,肩负“首位城市”责任,开始了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征程。

在落实省委“五个新作为”中的“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成都市委将新型城镇化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回旋余地,也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力支撑,确定了加快构建“一轴双核六走廊”的市域城镇体系,努力打造中西部地区最具承载能力、带动效应和竞争优势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群。

产业支撑   独立成市   建立一城多市的城市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在今年成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独立城市”、“小街区规制”等新词新思路。

推动新型城镇化,成都如何破题?抓手又在哪里?在成都新一轮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8个卫星城和10个小城市,成为破解“城市病”,疏散中心城区产业和人口的重要载体。 而今,一个新词“独立成市”,让人们触摸到成都卫星城和小城市发展的脉动。所谓“独立成市”,有两个很重要的指标,一个是城市的功能完整、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第二个指标是有相对独立的产业支撑。

图据:网易

2014年成都卫星城建设图

独立成市”,要“优化城市规划,完善城镇体系,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高水平建好天府新区和新型卫星城,加快形成新老互动、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城市发展格局”。这无疑抓住了成都更新升级的关键。这样的“城市设计新理念”,能够疏通城市毛细血管、加强其微循环,让新一年再出发的成都,不断提升品质。且不止于此,独立成市不仅是卫星城的升级版,契合目前已攻克大城市病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轨迹;独立成市还可以看作推动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为新型城镇化在生长之前就打好独立发展的根基。

宏观方面,成都中心城区将以“北改”工程、“四改六治理”等为抓手,着力优化中心城区功能,进一步建强中心城区,同时,全力加速天府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在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两个“主极核”驱动下,龙泉驿、温江、新都等8个卫星城,崇州、大邑、邛崃等6个区域中心城等“次极核”不断壮大。

微观方面,成都提出“小街区规制”理念。这是完善城市功能与提升其品位品质的关键一步,意在归还街区在道路以外的“社会属性”,着力于教育、医疗等方便市民的生活网格建设,不断加细加密城市的微循环。“小街区规制”力求理顺新城建设、旧城改造中的局部细节,增强城市的可步行性、通达性和人情味。这意味着,背街小巷,也将成为成都城市品质的体现。

除此之外,推动新型城镇化,成都大抓交通建设,大力实施“交通先行”。今年将重点围绕推进快速路网系统、地铁和有轨电车示范线建设,推动13个轨道交通项目,17个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达404亿元。今年力争完成绕城200米、三环路50米的扫尾工作,确保全面形成绕城生态景观带;启动第二绕城生态圈的保护与建设;继续加大景观农田湿地建设;进一步加快完善绿道建设;全市新增公共绿地10万平方米。

图据:四川新闻网

成都交通建设规划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