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路径在哪里?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郭晓鸣 张鸣鸣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城郊地区城镇化的经济损失和社会管理成本日益提高。一方面,城市周边农业经过数年规模、人才、技术、市场等积累,往往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农民组织化程度较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效益较为显著,所形成的品牌和市场在区域内具有较强竞争力。但在城镇化过程中优势农业让位于城镇发展需要,造成大量的农业经营人才、品牌、市场等稀缺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失。另一方面,“新失地农民”的社会管理成本加大。与改革开放前二十年的“失地农民”不同,近年来城郊地区农业越来越多地集中于少数专业农民经营,这部分“失地农民”呈现出种养专业化、高附加值化、规模化经营等新的特征,其从事农业的目标是为获取农业比较效益,而非生存保障。这部分从事优势农业的农民大多为4050人员,即便实现非农就业,收入往往比过去从事优势农业生产大幅减少。与此同时,放弃多年的积累的农业经营技术和经验,超出部分农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身在城市,心在农村”的“半市民化”,“富余市民”成为稳步持续推进城镇化、确保社会稳定的潜在风险。
与此同时,大多数传统农业地区依然面临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支撑要素的严峻形势。实践表明,传统地区有较为丰富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尽管近年来国家在水利、交通等公共投入规模大幅增加,但依然面临一系列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理念等现代农业发展要素的输入障碍,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十分困难。
通过农业跨区域合作经营能够缓解部分难题。当前,我国已经出现多种形式农业跨区域要素流动的实践。如浙江、广东、北京等发达地区通过农业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输出资本、人才、管理、品牌等要素,实现了多种形式的跨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在输出地减轻土地承载压力、稳定农产品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实践表明,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转移为基本取向、以输出地农业经营主体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跨区域合作,对于输入地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十分有限,且对破解输出地城镇化过程中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问题并无显著效果。
推动农业跨区域合作经营应强调输入地和输出地“共赢”,通过创新机制建设,优化要素配置,降低城镇化过程中资源浪费,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输入效率。
一、龙泉异地合作农业的主要做法和成效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市东南,具有优良的水果生产条件,种植传统加上实用技术的成熟、管理能力的提升、品牌和市场网络的拓展,龙泉驿区水果产业优势突出,先后被确定为中国水蜜桃之乡、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区等。然而,作为成都发展的东向“桥头堡”,近年来,龙泉驿区城镇化和工业化明显提速,与土地非农化相对应的是水果产业的萎缩。2008到2012年的五年间,全区水果总产量从35.25万吨锐减为20.90万吨,减少三分之一多。2007年,龙泉驿区提出“再造一个新龙泉”战略,谋求优势农业新出口。而且“被城镇化”的部分专业水果种植农户也面临转岗困难、收入锐减的尖锐矛盾,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距离龙泉驿区1200公里以外的湖北省赤壁市拥有便利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却由于缺乏现代农业所需的技术、资金、先进的发展理念等要素输入,粗放型农业生产格局难以改变,农民增收迟缓,农业效益低下,丘陵和山区土地闲置现象突出。由此,“在山上再造一个咸宁”的宏伟目标应运而生。
龙泉驿区和赤壁市面临双重难题。一边是城镇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新失地农民”困境,一边是具有庞大市场潜力和资源储备的优越条件;一边是继续保持水果产业和技术优势的强烈愿望,一边是引入新要素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需求;一边是农民希望通过自己熟练的技术在熟悉的产业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一边是农民收入偏低,具有强烈的发展现代农业愿望。适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的指导思想,“再造一个新龙泉”战略与“在山上再造一个咸宁”的宏伟目标一拍即合,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异地合作农业“双赢”新格局。
龙泉驿区异地合作农业的主要做法如下:
1. 政府推动,形成地区间政府合作推进机制。2007年底经过龙泉驿区和赤壁市两地政府磋商达成合作开发协议。在赤壁市成立“成都现代农业创业园”,龙泉驿区委派区农业发展局副局长李志刚前往赤壁市挂市长助理全力抓好创业园工作。通过互派挂职干部、引导农户转移输出、实地考察等方式,形成地区间政府合作推进机制。
2. 以专业农民输出为主,实现两地农民优势资源互补。通过转移输出龙泉驿区城镇化过程中失地的专业技术农民(“土专家”),与赤壁市有从事农业经营意愿的农民深度合作。一是提供“一加十、十加百”技术服务,由一名高级农民农艺师负责十个技术员的指导,每个技术员负责十户农民的技术指导,同时利用远程教育的平台,不定时地由龙泉的果树专家讲课指导。二是龙泉驿区“土专家”异地创业,租地经营,示范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生产。第三,建立跨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股份运作、企业经营、整体规划、分户管理、统一产销,按效分红”的运作模式进行经营。
3. 搭建组织平台,成立跨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2008年5月在两地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由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爱国农技服务队、双碑农技服务队、长松水蜜桃合作社与湖北省赤壁市余家桥乡丛林村农户合作组建了赤壁绿态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共有会员402户,其中成都市农民42户。分配模式上,合作社一年中采取三次分红,即农户将水果交由合作社营销时,合作社按照品质与市场价格,第一次给农户兑付现金,水果收购完毕后,按照合作社的盈利的多少与农户流转给合作社的面积的多少兑付现金,三是在年终按照农户承包的面积与效益进行分红。[1]
4. 政策激励,调动异地合作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性。龙泉驿区出台了大量的激励支持政策。一是财政支持。5年多来,龙泉驿区各级政府对异地合作农业的专项支持超过540万元。其中,对输出农民给予连续三年、每年每亩50元的创业补贴;免费提供种苗;给农业技术人员补贴;垫资购买生产资料;每亩每年108元的农业保险补贴,占农业保险购买额的90%;帮助装修合作社办公用房并支付房租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异地发展水果产业的积极性。二是由派出挂职市长助理的干部兼任跨区域合作社理事长,在农户政策咨询、社会保障等问题上提供必要的支持。三是在龙泉驿区设立水果科技中心,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包括品种研发及转化、病虫害治理、科技推广等建设,形成“产、学、研、用”的公益性科技服务体系。四是提供规划设计、价值提升建设、战略发展等方面的服务,形成异地合作农业的“总部经济”。赤壁市通过将现代农业项目向项目区倾斜,为园区和合作社提供了大量基础设施和农业设施,降低两地农民经营农业的成本。
5. 基地建在市场上,构建一三产业互动的现代都市农业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龙泉水果原有销售网络,将赤壁水果销往特大城市的同时,部分赤壁水果以新的品牌供应于周边市场,大幅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明确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将赤壁桃子种植片区打造成龙泉国际桃花节的分会场。同时借助赤壁古战场及丰富的三国文化传承,建设“川菜村”,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吸引周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
除赤壁外,龙泉驿区还与安徽、重庆以及四川其他地区形成了广泛合作,目前已经形成超过5万亩水果异地种植基地,创造多元经济社会效益。
一是保留并发展了龙泉驿区优势农业。截至2012年底,龙泉驿区通过异地合作农业,形成了湖北赤壁1万亩、安徽宿州3000亩、重庆万州3000亩、四川蓬溪3万亩、邛崃1万亩等多个地区合计5.6万亩的特色水果种植业。在这一过程中,强化了龙泉水果品牌,巩固原有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龙泉水果的市场占有率。
二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诸多社会问题。原先以农业经营为主要就业方式的专业技术农民,即便在失地后拥有较高的社会保障和补偿水平,但原有技术经验难以在城镇中发挥作用,不仅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容易成为城镇化中的社会不稳定因素。通过异地合作农业方式,这部分“土专家”、“田秀才”能够继续发挥作用,破解了就业和增收难题,在为输入地农民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得了较高社会地位,实现了“有尊严地生活”。
三是推动转移输入地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规模经营。5年来,通过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输入,提高了当地农业科技应用能力、加大农村人力资源投入,帮助输入地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输入地高附加值农产品占比提高,其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当地农业规模经营。同时将龙泉驿区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经验推广到转移输入地,带动当地“一三产业互动”。
四是实现龙泉驿区失地农民和转移地农民双增收。以湖北赤壁为例,2012年项目区水果种植户平均收入6万元,龙泉输出农户平均收入达12万元。
二、龙泉驿区异地合作农业的价值和启示 1. 以农民需求为基本取向,给两地农民提供一条低成本农业创业道路受资金、土地、技术、市场、理念等诸多要素约束,小农户农业创业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是城镇化区域拥有优势农业经营技术和种植经验的农户,“被城镇化”后仍然有着强烈的继续从事专业化农业经营的需求,却缺乏土地等基本要素,同时由于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获取能力不足,异地创业存在盲目性。另一方面,传统农区农民承担经营风险能力较弱,缺乏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和理念,在无人指导示范的情况下,难以独立进行农业创业。龙泉驿区推进异地合作农业时,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合作区域资源信息,并与对方政府衔接,将新农村和现代农业项目向农户倾斜,尽可能降低输出地农户创业成本。成立跨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整合两地生产要素,使两地具有农业创业意愿的农民能够实现低成本无缝对接。
2. 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形成两地家庭农场紧密联合型发展模式农户家庭经营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具有能够适应农业基本生产特征的独有优势,以农业为终生职业、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家庭经营理应是支撑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主体。龙泉异地合作农业正是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以输出地职业农民能力提升和输入地培育新的职业农民为重点,形成了以输出地职业农民技术支撑和基地示范为主线、输入地农民土地和劳动力投入为主体、以双方政府公共投入为重要支撑的家庭农场紧密联合型发展模式,使跨区域农业合作具有显著的多功能性和稳定性。
3. 以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相协调为目标,形成输出地和输入地全要素有效沟通和直接接触格局形成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格局最为关键的是二者有效沟通和直接接触。当前,二者的有效沟通和直接接触大多存在于中心城市周边设施农业、都市农业、一三产业互动等领域,对传统农业地区的辐射带动则往往通过财政增量资金向农业倾斜、公司农业规模经营等间接方式实现,二者的关系更多地是竞争而非协调。龙泉异地合作农业通过政府间形成双向沟通渠道,将龙泉驿区城镇化与赤壁等地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使两地小农户有效沟通、直接接触,是在现有制度框架下,推进全要素集约利用,在特定区域的增量供给同时实现资源要素的存量优化。
4. 以保留和拓展优势农业为主线,实现两地农业产业升级城镇化快速推进区域必然面临农业生产空间被挤压的现实矛盾,如何保留并拓展长期以来形成的优势农业产业成为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异地合作农业,龙泉驿区优势农业规模、技术和市场份额等不仅得以保留,还得以夯实和拓展。通过建成技术和市场服务中心,产业价值获取从水果产业种植的产中转移到价值最为丰厚的领域——研发和市场,真正掌握核心竞争力,强化了优势产业的市场地位。对赤壁市而言,到2015年将建成5万亩水果产业园,成为“咸宁市最大的优质水果基地”、“华中地区知名的生态观光农业公园”。年产值可达3万吨,年销售收入1.2亿元,直接为当地农民增收0.8亿元,与当地富集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带动休闲旅游发展以及整个咸宁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5. 以关键人物的强力推动为条件,形成信任合作土壤龙泉驿区异地合作农业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民增收和创业为价值取向,相对于公司农业,经济效益偏低,对小农户的管理协调成本较高,示范推动时间较长,从长期看社会效益显著,但短期内则是“不划算”的。在这一过程中,关键人物的强力、持续推动是异地合作农业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从2006年至今,龙泉驿区农村发展局副局长李志刚长期挂职在赤壁市市长助理,并兼任跨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专职负责推进异地合作农业发展战略。不仅帮龙泉农民解决了诸多经济、社会难题,与赤壁农民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成为两地农民合作的关键桥梁。
三、主要结论和基本判断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优势农业要素积极性,挖掘传统农业资源潜力,破解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优势农业区域和传统农业区域的要素配置困境,关键在于协调发展中的利益关系。龙泉驿区针对优势农业空间被挤压,失地农民大量增加,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等问题,在湖北赤壁等地进行异地合作农业实践。通过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跨区域合作,不仅能够拓展优势农业空间、强化优势农业建设,实现平稳城镇化,同时推动传统农业地区构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向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
龙泉异地合作农业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相协调的重要实践,形成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是从空间格局上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修正和完善,目标是平稳城镇化路径下保留并发展优势农业,同时推动传统农区向现代化转变,基本指向是以农民需求为主导,形成跨区域家庭农场联合,实现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形成过程及发展路径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复制推广可能性。应从系统工程视角审视异地合作农业,形成政府间农业合作,创新农业组织体系,降低跨区域农民合作交易成本;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新激励机制;从规划、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营造有利于异地合作农业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环境;通过搭建区域性异地合作农业信息数据库和项目合作平台,建立异地合作农业发展基金,畅通异地合作农业发展渠道。
--------------------------------------------------------------------------------
[1]具体的分配方式为:承包人分配金额=该承包人劳动股红利数×每股盈利×[ 1+(承包人亩效益-平均亩效益/平均亩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