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会议关键词:市民化土地集约资金保障
市民化为首要任务
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目前,中国已实现52%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但只实现了35%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17个百分点之差使2亿多名农民工难以享受到城镇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他们的收入、就业、住房、社保、子女就学等都成了难题。
这次会议要求,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从表面看,城镇化模式更像是投资拉动型,如大规模基建投资拉动进程,但若做好人口规划、就业规划,其内需增长的潜力亦将被充分释放,对经济的持续拉动作用将更加显现。
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会议提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镇化总体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
“两横三纵”格局并非新概念,即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推进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化开发,形成3个特大城市群;推进哈长、江淮、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北部湾、成渝、关中—天水等地区的重点开发,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
有专家表示,现有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已起到了经济引领作用;但中国区域幅员辽阔,人口、资源长时间远距离流动和配置,既不经济又不安全;在中西部区域、东北部建设一定量级的城市群十分必要。这既需要市场的力量,也需要政府的引导。
提高建设用地效率
会议提到,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城镇化推进,中国平均每年减少耕地600多万亩,日益逼近18亿亩的耕地红线。过去30多年的城镇化进程是对土地相对粗放的利用。而且面对粮食安全这个大问题,城镇化不可能永远无节制占用耕地。未来的城镇化,将是土地集约化的过程。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会议称,将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要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
据国家开发银行预计,未来三年我国城镇化投融资资金需求量将达25万亿元。
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在新浪微博中称,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次明确提出了资金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来源,未来可能会发市政债,堵住后门,开前门,要给地方政府培养新的税源,采取更严格的土地管制。可持续发展的资金要求事权和财权要平衡,如果要把地方政府支出降低,那就以常住人口作为参考指标。
目前,大量民间资金找不到投资渠道。只要政府能够提供公平竞争机会,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就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共同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