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城郊优势 江阳区打造国家现代农业

06.11.2014  18:22

观光农业

        江阳现代农业示范区

        中新四川网11月6日电 题:用活城郊优势江阳区打造国家现代农业

        作者:周亚强王承伟

        “沟渠入地块,菜在地边卖,钱在园边拿。”10月12日,正在菜园里除草的泸州市江阳区华阳街道西岸村27社村民孙怀荣对记者说,“用地可向政府租,条件宽裕,以前是不可能的。

        变化的的背后,是泸州市江阳区倾力打造全省一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大手笔:近年来,该区整合涉农资金10多亿元,在全区构筑起“一带两片三圈四基地”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建设了10个万亩蔬菜基地、3个龙眼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3个万亩优质酿酒高粱基地、1个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3个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万亩示范区。

        “农旅联姻”农业园区建设景区化

        阳春三月,拥有4万多株梨树的丹林镇黑坪村,梨花、李花、油菜花竞相开放。置身农家院坝,迎着漫天飞舞的花瓣雨举杯瓢梨美酒邀请春晖同饮,便醉了整个春天。

        “今年,丹林整合现代农业项目、土地整理提升项目、旅游新村建设等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围绕发展旅游业这个中心,对黑坪村的道路、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后,吸引着周边成千上万的游客纷至沓来赏美观光。”丹林镇党委书记刘勇说,乡村游带动了瓢梨酒业、餐饮业、现代农业等的整体发展。

        这只是江阳区走“农旅联姻”之路的一个缩影。拥有36万农业人口和45万亩耕地的江阳区,历来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是著名的川南早菜基地、晚熟龙眼故乡和优质高粱酿酒基地。2012年,该区现代农业发展跨入全国示范区行列。

        依托主城区的优势,利用现代农业形成的农业地景发展乡村旅游,江阳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仅今年我区就整合财政资金约2.5亿元,投入董允坝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和江北片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江阳区农林局局长詹亚西介绍说。

        2013年,全区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累计500万人次,收入达6.5亿元。

        “农超对接”产销实现一体化

        走进位于江阳西路39号的“第01号‘菜篮子’便民店”,300多平方米的第01号菜篮子便民店配送中心内,菜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顾客张婆婆是这家店的常客,她提着一篮子选好的菜对记者说:“这里的不仅新鲜,还很实惠,例如这里卖的四季豆比市场上便宜1元。

        “像这样的菜篮子便民店,全区建设了20个。”江阳区农林局经作站站长陈亮说,区上还组织了5辆蔬菜直销车,专门与农民专合社、农民种植大户、主要生产基地对接,解决运输问题,减少中间环节流通,降低销售价格,保障菜篮子供应。

        与此同时,江阳区还采取直供直销和农超对接两种方式解决产销问题。全区组织粮油、蔬菜、龙眼等专合社与100余家单位直接对接,通过签订销售协议的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

        钱从何来发展资金投入多元化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现代农业产业基础建设和物质装备的资金从哪里来?

        今年,江阳区根据自身的财力实际,专门拿出1000万元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建立基地道路、蔬菜钢架大棚、集约化育苗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奖代补机制;对助农增收效果显著的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业主等按“一事一议”给予奖励;对推广蔬菜高效立体栽培、车载式肥水药一体化、高粱地膜覆盖等23项新技术给予扶持。

        在“整合项目”和“整合资金”之外,江阳区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探索推行了“政府﹢农民﹢社会”的资金吸纳模式,吸纳了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目前,江阳区“一带两片三圈四基地”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已初具模型。其中,“一带”即打造沿长、沱两江百里产业发展带;“两片”即整体推进江南片“名酒名园名区”、董允坝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和江北片现代农业与观光旅游示范带建设;“三圈”即沿江生态观光旅游圈、江北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发展圈、江南现代农业标准化种养示范圈;“四基地”即打造早春绿色蔬菜、优质酿酒高粱、特色水果龙眼、生态生猪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