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长”大 如何安全“解渴”?

08.09.2014  08:00

□本报记者 刘宇男

  以“保护饮用水源地,保障饮用水安全”为主题的“2014年四川环保世纪行”活动近日举行。记者走访嘉陵江流域南充境内和涪江流域遂宁境内多个饮用水源地后发现,面对城市扩张带来的水污染风险加大问题,两地未雨绸缪,通过提早上移取水口、建备用水源、尝试合同环境服务等,使城乡饮用水安全得到更好保障。

增强饮用水源污染应急能力

关键词:上移取水口、建备用水源

  记者来到嘉陵江三桥下的南充市一水厂取水口。该厂建于1953年,当年属于城区边界,但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取水口现已位于城区中间。“把取水口从城区移到上游乡镇,饮用水才更安全。位于搬罾镇的四水厂两年内建成后,城区的一、三、五水厂将全部关闭。”南充康源水务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四水厂今年动工,日处理能力30万吨。根据南充市规划,四水厂和二水厂共有45万吨的日处理能力,预计在30年内能满足南充市城区供水需求。

  2008年以来,遂宁市每年都要经历水污染事件考验。该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涪江水质安全风险逐年增大,遂宁城区唯一的饮用水源地渠河显得“力不从心”。2013年底,遂宁市政府决定将位于蓬溪县的黑龙凼水库作为城区备用水源地,并开展取水管道铺设。今年7月18日,黑龙凼水库通水试验后达到通水条件,每天可向遂宁城区提供10万吨水。

  8月21日,记者来到黑龙凼水库,只见群山环抱中,库区水质清澈。据介绍,正常情况下,遂宁城区每天需供水15万吨。黑龙凼水库原水进入河东永盛水厂、明星滨河水厂和二水厂后,日取水规模10万吨;将来武都引水工程分水给遂宁后,可以引一部分到黑龙凼水库,届时黑龙凼水库每天共可提供20万吨的取水量,能解决遂宁城区60万人的用水问题。

创新机制保护小流域

关键词:合同环境服务、生态补偿制度

  南充市顺庆区对17座乡镇污水处理厂采用“合同环境服务”形式,探索“第三方负责运营服务、区政府支付相关费用”的长效管理机制,有效解决了乡镇污水厂“建好用不好”的问题。

  合同环境服务,指用户获得既定的环境效果后才付费给治理企业。今年3月起,顺庆区选定有资质的环保工程公司作为运营商,将水质达标排放作为合同约束条款。8月20日,记者走访新复场镇污水处理厂时获悉,根据该厂污水处理的监测数据、达标状况、运行状况,区政府按季度支付费用给运营公司。

  每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包干费用为7.75万元/年,全区1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共需支付128万余元。顺庆区环保局负责人认为很“值得”,该区计划在3年内进一步完善乡镇污水管网,使污水收集率达到90%以上。

  有22条小流域需治污的南充市积极探索生态补偿制度,先在西充河实行跨界断面水质超标扣缴制度。去年,该市在西充河1县2区交界处设置5个水质监测断面,对西充河县(区)入境断面实行浓度考核,今年起正式按超标倍数和达标天数实施扣缴。按达标天数扣缴,即西充河流域主要污染物达到Ⅲ类标准在300天以下的县(区),每少一天扣缴10万元。扣缴资金由市财政在年度结算时扣收,并结合考核结果和水质改善情况,对相关县(区)实施“以奖代补”。1-7月,西充河断面综合达标率达96%。

  以西充河流域治理为示范,南充市21条主要支流都制定了污染防治规划,明年将实行跨界断面水质超标扣缴制度,更好地保护饮用水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