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提出让城市建设融于自然 把公园城市“搬”进空间规划
●保护好城市内部的自然生态要素,构建系统完整的蓝绿空间网络体系
●形成疏密有度、显山露水、集约高效,“园中建城、城中显园、城园一体”的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省自然资源厅日前印发《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公园城市理念的工作指南》,明确构建系统完整的蓝绿空间网络体系,使城市建设融入自然本底之中。
《工作指南》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在识别生态重要和生态敏感区、明确生态保护重点的基础上,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筑牢城市绿色本底;保护好城市内部的自然生态要素,构建系统完整的蓝绿空间网络体系;构建内部公园、绿廊与城市周边河湖、山体、林地、农田相互融合的生态绿地系统,使城市建设融入自然本底之中。
防止城市“摊大饼”扩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统筹考虑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发展因素,合理确定城市规模,调整空间结构,强化城市设计,形成疏密有度、显山露水、集约高效,“园中建城、城中显园、城园一体”的大美公园城市形态。要以城市社区为单元,增强服务能力,完善交通网络,提升城市安全,为建设安全韧性城市奠定基础。要统筹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建立历史文化资源的分类保护管理机制,构建识别性、感知性和参与性较强的空间景观体系,并通过植入新业态、营造新场景、引导新消费等方法,满足新经济对高品质空间环境的需求,进一步拓展空间价值、提升空间活力。
要把节约集约的理念贯穿规划全过程,加大城市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加强复合利用,注重低碳高效,助力城市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转型。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已形成的规划草案全面体现碳中和要求,提出建设碳中和产业生态圈、打造一批碳中和试验区、建设碳中和实验室以及构建“碳汇天府”机制等一系列重大行动。 (记者 寇敏芳)
责任编辑:徐梦帆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