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才之争 引人更要留人

09.10.2017  07:58

□本报评论员 邓也

日前,成都市人社局印发《成都市引进培育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实施办法》,围绕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提出十条具体措施。其中明确,从2018年起,对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发放安家补贴,3年内每人每月至少发放2000元。无独有偶,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近日也曾公开表示,力求提供更多的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争取让更多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房。

人才是城市的未来和活力之源。一座城市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好人才作用至为关键。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纷纷出台人才新政,吸引各类人才前往安家落户、就业创业。特别是一些新一线城市,均深刻认识到“有人才的城市才有未来”,纷纷亮大招吸引人才,以此发挥好新一线城市的作用与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当前,吸引人才成了一些城市党委政府的重要施政方略。从以前的“争项目”,到现在的“争人才”,说明我国城市发展和区域竞争步入了新的阶段。这种重视人才、服务人才的做法,值得提倡、应当鼓励。然而必须认识到,只有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在人才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纵观近期各类人才新政,最具吸引力的不外分为三类:户籍便利、住房优惠、直接补贴。通俗点来讲,就是送钱、送房、送户口。面对众多城市的“重金礼聘”,全国贤士可谓挑花了眼。但对于目光长远的人来说,快速的落户、优惠的住房、豪爽的补贴,往往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户口、房子和金钱都不是关键,他们更期待的是成长与发展空间。

实际上,“抛橄榄枝”只是表达了城市对人才的渴求,代表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能不能把人才市场做大,能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有没有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当地发展的潜力和人才成长机制的塑造。城市不仅要为各类优秀人才提供更优质的就业创业机会,还要有公平的竞争机制和畅通的上升渠道。此外,有没有完善的公共服务、公正高效的行政能力、安全放心的法治环境,以及互联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如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如何……这些都是强化人才驻留信心的重要因素。因此,城市在高调招才之余,应保持足够的冷静和务实,既大力引才,又要下功夫在留住人才方面打好基础、补齐短板。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与过去相比,如今这些新一线城市的“引人留人政策”不再仅仅局限于人才金字塔的顶端,同时也把目光瞄准了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技能人才、服务人才上。范围越来越宽,种类越来越多,这是一种非常正确理性的选择。一方面,不是所有城市都往“高精尖”方向发展,人才需要均衡,还有很多普普通通的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些行业同样需要大量基础性人才;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也需要人文关怀,不能顾此失彼,引来一批人,“气”走另一批人。

激发人才优势、释放人才红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座城市怎样对待人才和人才怎样回馈城市是辩证统一的。实践证明,城市留人的核心是以“诚意”留人,以事业留人。这无疑对城市治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用心营造“不拘一格求人才、不惜一切为人才”的氛围,让人才住得下去、留得下来,才能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支持劳动者通过新业态多元化就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人民政府
人社部要求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
9月28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教育厅
要就业创业的四川来领红包!
核心提示:这几天,成都招贤H5火遍朋友圈,中小企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