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能建成一块“水泥板”

03.02.2016  13:57

今年我省将编制相应规划,规范城市生态建设与修复

“城市大了,汽车多了,但咋就没见到公园变多呢?”每天早上在马路旁锻炼时,成都市民张嘉宏都忍不住嘀咕。

这种情况正在被改变。省委经济工作暨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省将加强城市生态建设与修复,改变过分追求高强度开发、高密度建设、大面积硬化的状况,逐步恢复城市自然生态。

目前,我省城市生态情况如何?生态建设与修复又将有哪些动作?记者就此采访了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

□四川日报记者 熊筱伟

城市快速发展伤了生态环境

问:目前我省城市生态情况如何?

答:如果用一个词表述,就是“不容乐观”,不仅仅是四川,全国很多地方都面临类似问题。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会对原有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和改变。当建设强度过大,城市如“摊大饼式”发展时,生态空间自然被不断压缩,城市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事实上目前我省部分城市中心城区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仍没达到5平方米的国家标准。

另一方面,一些城市过度强调营造景观,破坏了城市生态。有的城市本来有湿地,可为了保证常年有水景,当地竟在湿地底部筑起水泥以避免池水下渗、干涸。这样水景是有了,但湿地就被破坏了。

问:城市生态恶化将带来哪些恶果?

答:城市若建成了一块“水泥板”,就隔绝了与自然的交流——水不能自然渗透到地下,生态基础会受到影响;生物缺乏栖息空间,生物多样性无从谈起。这种状态,自然会导致人居环境恶化,市民对城市满意度降低甚至“逃离”城市。这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是危害极大的。

创建园林城市是重要手段

问: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的建设与修复?

答:在城市新区建设中,我省将坚持宜居为首、生态优先的原则,实行生态低影响建设模式,合理利用城市规划区内的山体、河湖、湿地、森林和田园等自然生态资源,打造具有景观特色、生态良好的山地森林公园、江河湿地公园、绿道绿廊等重点生态园林项目。

在旧城改造中,我省将走有机更新、生态修复的路子,腾出生态修复空间,配套建设街头公园和社区公园,利用旧城名木古树和历史建筑,打造历史文化名园,积极发展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老城区山体、河湖水系驳岸、过度硬化的铺装地面进行自然化生态修复,努力拓展建成区生态绿地空间。

问:具体到2016年,我省将有哪些动作?

答:《四川省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目前正在组织编制当中,预计将在年底编制完成。这一规划将对“十三五”期间,我省城市生态修复等提出具体要求和规范。

与此同时,我们将把创建园林城市,作为城市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抓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坚持的理念。“创园”有利于将城市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利用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以系统的、科学的方式,建设与修复城市生态。目前我省已有13个国家园林城市、5个国家园林县城、2个国家园林城镇、38个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城镇)。今年我省将加大相关工作,促进园林城市数量继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