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20年成都中心城区计划增加学位28万个

15.05.2018  12:25

  2017年,市教育局会同市规划局启动了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修编工作。日前,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强,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高书国就《成都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布局规划(2017—2035年)》接受记者采访,据介绍,全域一张图、全面高标准、学段全覆盖是新规划的亮点。

  幕后

  新规划对照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强表示,市教育局会同市规划局对《成都市普通中小学(公办)布点规划(2006-2020年)》及《成都市中心城区幼儿园布局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梳理,修订编制《成都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布局规划(2017—2035年)》。截至目前,规划修编已形成初步成果。

  刘强介绍,最近5年,成都常住人口年均净增50万左右,每年需要净增7万个学位。至2035年规划总人口将达到约2300万。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教育的需求已由“有学上、讲数量、学有所教”向“上好学、重质量、学有良教”转变,即“既要有而且还要好”。为适应社会矛盾新变化,必须加快建设“优教成都”,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满足广大市民上好学的需求,进而支撑国家战略发展。

  高书国介绍,新规划对照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调研其规划编制、管理及学校建设情况,学习其学校布局规划的先进理念。协调公安、卫计、民政、统计等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广泛收集数据,如全面二孩后的出生率、新生婴儿数、人口预测等等,共计32项资料,深入研究。在评估、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规划标准、布局原则及编制要求,形成了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编制导则,作为本次规划修编的指导文件,指导各区(市)县分头推进编制。传统的中心城区,即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发展比较成熟,规划相对完备。这次按“中优”要求重新测算总人口,摸排服务半径覆盖情况,在学位矛盾极其突出的片区,考虑增加规划点位。成都天府新区等其余16个区(市)县,有的此前没有教育专项规划,有的教育规划标准很低。本次的任务是根据城市总规确定的新定位,按照全市统一的“编制导则”编制教育规划。

  亮点

  形成15年基本公共教育体系

  据高书国介绍,新规划“全域一张图”。2006年、2013年分别编制的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规划范围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绕城以内的区域。本次规划修编,涵盖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在内的全市22个区(市)县,并且统一了编制要求和技术标准,真正做到“全市一盘棋、全域一张图”,共同打造“优教成都”。

  高书国介绍,新规划体现了全面高标准,一方面,提高千人学位数,拟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千人学位数分别提高至31-33座/千人、60-64座/千人和62-66座/千人。另一方面,提高生均用地指标。

  “学段全覆盖”也是新规划的亮点,将学前教育、小学、中学、职业教育、国际学校等统筹考虑,巩固义务教育段已有成果。同时,向两头延伸,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15年基本公共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公办学前教育,提升公办幼儿园覆盖率。配合“中优”战略,实施中职外迁计划,更好地支撑城市产业发展。规划新增2所国际学校,总数达到5所,提升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支撑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建设。

  实施

  至2020年 计划增加学位约28万个

  据介绍,为了切实改善城乡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市政府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公建配套学校必须优先规划、优先建设、优先交付使用”的“三个优先”原则,确保规划能够落地落实。

  成都正在大力推行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攻坚行动,促进规划的实施。2018年计划建设199个项目,进一步缓解中心城区“入园难”和中小学学位紧张问题。至2020年,计划建设中小学、幼儿园536所,增加学位约28万个。同时,在全市开展新建、改扩建学校行动,2018年将建成100所学校,增加学位10万个。

  此外,成都积极探索挂图作战,信息化管理。委托市规划设计院,搭建教育设施信息化平台,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域一张图”。完善全域范围教育规划信息,及时更新建设情况、分年度建设计划等信息。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学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性。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