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共饮“放心水” 一碗水如何端平

09.06.2014  09:44

  规划内还有831万农村居民、106万学校师生饮水不安全,我省这道“十二五”用水难题亟待破解。
  省水利厅厅长冷刚表示,彻底解决老百姓饮水安全问题是第一要务,这是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民生工程。
  我省今年将解决400万农村居民、50万学校师生的喝水难题,几乎是2013年民生工程的两倍。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正是破解难题的钥匙。
  让农村百姓享受城市“水待遇”,城乡共饮一碗便利水、干净水、便宜水。这碗水,该如何端平?
  方便水
  主攻大规模集中供水工程
  5月29日,仁寿县富加镇燎原村,工人正加紧焊接管网。第二天,黑龙滩水库的汩汩清流,将顺着这根管道,一路奔流40多公里,首次流进北斗镇农家。“6月底前,这条三号线全线通水后,就意味着‘一洞五厂六线’工程全部贯通。”仁寿县水务局供排水总站站长吴小灵介绍。“一洞五厂六线”,正是仁寿全域供水的核心“武器”。百万人口大县仁寿属重度缺水地区,虽守着黑龙滩水库,却因地势高而喝不到嘴,大量农户靠的还是那口望天老水井。“就是老井,水也不把稳,一到冬天就断水三四个月,只有靠洒水车运水吃。”宝飞乡鹤形村张学文说,全村人最期待的,就是能喝上一口方便水。
  2010年,仁寿启动统筹城乡全域安全饮水工程,打通取水黑龙滩的隧洞,建设文林等5个水厂,布设6条主管线,覆盖60个乡镇,让170万群众喝上“同源、同网、同质”水。
  去年底,张学文第一次从自家水龙头里喝到了来自黑龙滩的水。
  这几天,大英县刚建成的星花和五五两大集中供水站正联网试水,一举解决14万农村居民喝水难题。联网互为备用水源,让供水更有保障。“加上即将建设的寸塘口供水站,三大集中供水站将覆盖全县。”大英县水务局副局长廖兴介绍。
  这些是我省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缩影。“打破行政区划和流域界限,坚持‘集中为主、联户为辅、分散作补充’。”省农水局局长王华表示,只有集中,水源、水质才有保障,良性运行才有基础,因此大规模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将是主攻方向。
  目前,我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达65%。王华表示,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集中供水率平坝地区达到95%,丘陵地区达到90%,山区达到70%。
  干净水
  今年首批县级水检中心启动
  仁寿县文林水厂中控室,厂长苏立显得很轻松。他面前,在线水质监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正实时监测,自动加药。一旁的水质检测中心,检测员每两个小时再进行一次例行检测。
  类似的系统如今正在全省多地水厂“站岗放哨”。层层把关,正是要让老百姓从“有水喝”到“喝好水”。“水质安全已成为核心问题。”王华说,必须结合农村水源地划定保护,从水源保护、水质处理、水质监控多环节入手。
  大力取缔水库网箱养鱼;在遂宁、眉山等地率先开展在线监测和自动化控制试点;部分县由财政付费对小水厂和分散供水工程提供水质检测服务……频频出招,我省农村供水工程水质合格率近年平均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一些水质合格率总体不高依然是不容乐观的现实。记者走访发现,乡镇小水厂和分散供水工程依然是水质监管的薄弱地带,缺乏水质处理设施,存在简单处理或不加处理直接供水现象。
  水质检测工作也亟待加强。目前,只有疾控部门每年对乡镇水厂等定期检测2次左右。2012年我国城乡实行统一的生活卫生饮用水标准,水质指标增至106项,“但我们的设备还是原始的瓶瓶罐罐,平时只能检测余氯等常规5项。”苏立指出。
  省农水局供排水处处长周家富介绍,我省正大力推行水质在线监测和自动化控制,并逐步推行全省联网。同时,今年启动首批县级水质检测中心试点建设;到2015年176个项目县全覆盖,实现城乡同质供水。
  仁寿县级检测中心建成后,可检测包括重金属在内的40余项指标。“将加大对乡镇水厂和分散供水工程的检测频率和指标范围,让农村居民喝上更干净的水。”苏立说。
  便宜水
  水价要兼顾群众承受力
  再过2个月,一座加压站的开工,将让仁寿县景贤乡柏柳村村民田明川不仅吃上优质水,还能少交近50%的水费。
  景贤等乡镇因地势高,靠多级提灌供水,水价高达5元/立方米。不久,县文林水厂将通过加压站统一供水。全域供水后,到户终端水价不得高于2.8元/立方米。“水价是各供水站通过‘成本核算、用户听证、政府审批’定的。”吴小灵介绍,各乡镇价格不一,但上限不能突破。
  目前,文林水厂趸售给乡镇供水站的水价为1.3元/立方米。苏立测算过,水厂制水成本为1.7—1.8元/立方米,“主要由政府补贴,目的还是让农户喝上优价水。
  作为联户分散工程,大英县卓筒井镇三星村钟联兵等36户农民则自主管理定价,成本平摊到户,水价还不到0.5元/立方米。
  “农村水价要兼顾可持续发展和群众承受力,原则是‘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省农水局供水处副处长宋跃说,小型或单村集中工程可由管理单位与受益户协商定价,联户工程则由群众“一事一议”自主定价。
  优质与优价往往矛盾。廖兴分析,大规模集中供水后,因成本加大,该县农村水价可能会在现有基础上略有上浮。
  张学文一家如今每月水费30多元,“水质肯定好很多,但比自己抽水费用还是高出三分之一,希望水价再相因些。
  群众期待的用水更廉价能实现吗?
  廖兴表示,必须进一步控制维护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用节能设备,同时对用水企业和用水户实行差价收费。
  我省已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用地和税收等方面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以有效降低水价。
  农村供水工程按居民生活用电计费,有不少地方尚未执行。“对部分尚未落实相关优惠政策的区县,将加大督促力度。”周家富表示,将引导供水企业错峰用电,降低供水成本。(消息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