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苦干迎冬夏 一腔热血写春秋
梧桐叶黄了又绿,桂花树淡了又香,第30个教师节悄然而至。
过去一学年,全校教职工团结奋斗,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广大师生不断弘扬“川农大精神”,在科学研究上谱写了新篇章,赢得了社会多方赞誉。
总有一些崇高 让人心生敬仰
说起收获,首先要提“两大佳绩、两大突破”为代表的喜人成绩:程安春主持的“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周小秋主持的“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猪营养专家吴德成为学校首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0后教授李明洲在影响因子高达35.2的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遗传》发表论文。
据科技处查询,2013年全省共有1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我校占据了其中2项,我校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总数列全国高校第十三位。
这些项惠及民生的重大科研工作,从开始研究到出成果都用了很长时间。
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者,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特质,对面各种科研挑战从不会“退避三舍”,甚至以零为起点,在外人雾里看花的科研领域里,弘扬百折不挠的“川农大精神”,秉烛辨路,蹒跚前行,不自鸣得意,不骄傲自大,不急于求成,永远保持着信心和希望,甘愿十年、廿年磨一剑,为完成使命默默地永不停息地工作,将科研工作搞得绚丽多姿、曼妙精彩。
让川农大声名远扬的还有一群科研工作者,他们在做好学生培养、社会服务的同时,将科研工作搞得风生水起。比如,我校教师主持或合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8项,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师们共发表SCI收录论文800余篇;我校在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数目和总经费均创历史新高,共有57个项目获得资助,总资助金额达3187万元,获资助项目数较2013年增长8项,经费增长近1034万元。
总有一些梦想 让人热血沸腾
农业部日前发布了2014年全国草品种审定通过名录上,由动物科技学院张新全教授等选育的草品种“滇北鸭茅”通过审定。“滇北鸭茅”为冷季疏丛型,叶量丰富,具有多年生、优质、高产、耐热、抗旱、抗寒、抗病、耐瘠薄、耐荫等优点,特别适合在西南石漠化地区推广种植,从而帮助发展养畜业和生态治理。
该项科研成果历经资源收集、材料创制、品种选育、品种比较试验、示范推广、农业部指定区域试验点评价、农业部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等一系列严谨程序,一个草品牌的成功选育至少需要10年时间。截至目前,我校草学学科已经累计选育15个国审草品种,我校是其中9个品种的主持单位,另外“十二五”期间还有15个牧草新品系通过审查进入国家区域试验网,正在参加区域试验。选育新品种(系)为我国南方,特别是西南及周边地区草山草坡改良、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
过去一学年,水稻研究所的教师们斩获了3项国家审定新品种,分别是王玉平的水稻新品种“广优498”、马秉田的水稻新品种“内香6优498”、邓其明的水稻新品种“川谷优918”。
众所周知,农作物品种是农业科技水平的标志性载体,农作物品种审定是育成新品种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从育种到进入推广生产的重要关口,因此新品种获得国家审定的难度一直很大。3位教师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从亲本选育、进行杂交组合测配、组合筛选,获得目标组合再进入国家区试,经过一年预试、两年正式区试和一年生产实验,全部通过后才可以申报审定,整个过程需要至少10年的辛勤劳作和努力。他们经历了无数次挫败,最终跨越技术壁垒,破解了产量、品质和抗性之间的制约难题,实现了多种优良性状的聚合。
郑爱萍是一位了不起的水稻女专家,继2013年以《水稻纹枯病菌的进化和病原机制》为题目的论文在《自然通讯》上发表,揭开了“纹枯病”的致病之谜后,一年间又获得8项发明专利,从水稻、玉米上新发现了重大爆发性虫害的抗虫基因,专利投入使用后可以增加水稻、玉米产量,避免打农药,减少农民生产费用,此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支撑,且已和美国、瑞士、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开展合作。
总有一种力量 让人奋足前行
按照扶需、扶特、扶强原则,学校修订实施了《学科建设双支计划》,这项被喻为我校科研工作“支点”的制度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以其为代表的一系列科研平台让全校院所的教师们扬帆在科学研究的“战车”之上,让一些新面孔渐次显现。
风景园林学院34岁的刘庆林副教授,一年时间发表了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均是一人的4篇SCI论文。他在科研上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针对目前切花菊生产中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影响菊花生产和品质的问题,率先开展菊花抗盐DgWRKYs、DgZFPs、DgNAC1和DgNHX1基因分离和功能鉴定及其抗盐分子机制研究。4篇科研文章都涉及菊花抗盐分子育种研究,为提高菊花抗盐性提供了基因储备。在外人看来的科研成果集中爆发,却是他2007年以来历经7年的潜心研究和辛苦付出,期间遇到的就大困难就是经费不足,而《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可谓雪中送碳,让他累计得到2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同时,学院在实验设备和条件方面给与很大帮助,购置了荧光定量PCR仪等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仪器,让他不畏困难大展身手。
动物营养研究所34岁的何军研究员,在博士论文入选“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时已小露头角,不久前成功跻名省委组织部、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专项办公室联合下发的“2013年省‘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及团队名单”。他主持的科研成果“高酶活基因重组木聚糖酶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并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木聚糖酶基因工程菌株。同时,通过改造现有木聚糖酶基因,提高了重组木聚糖酶热稳定性,优化了重组酶规模化生产工艺参数,研究并建立了木聚糖酶的配套应用技术,并在饲料和养殖企业中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项目成果经省科技厅组织权威同行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对于进一步降低木聚糖酶生产成本、完善木聚糖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技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旅游局日前公布2014年度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人选名单,旅游学院郭凌博士成功入选,四川省仅有2人入选,33岁的她是本批最年轻的青年专家。她入校工作仅4年,2013-2014年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收录文章6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的一个项目获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目前又有一个项目获得国家旅游局特别资助。
从本科、硕士的法律专业向博士的旅游管理学转变,让郭凌入校时心里特别没底,更没想到一进校便享受副教授待遇,而在其他“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就职的博士们最初收入大都处于最底层。她认为学校在以一种无畏的姿态鼓励年轻教师向上流动。《学科建设双支计划》不断发挥阶梯作用,让她和其他教师一样以“鸡生蛋,蛋生鸡”的滚动方式赢得资助,让青年教师彻底摆脱“一穷二白”的科研窘境,一步步从中受益,实现人生轨迹改变。作为旅游学院第一位旅游管理学博士,她内心曾经压力很大,院领导发觉后便把各种优势资源提供给她,鼓励她作乡村旅游方面研究。由于身体原因,学院在她怀孕、生产娃娃时特批一年假期,当她躺在床上休养无法申报职称时,院领导就组织其他老师帮助整理申报材料,让她确保健康的同时拥有一个美好未来。她反复强调“工作4年,都江堰校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院领导班子和谐,大家干劲十足,工作环境生机勃勃,累但开心!”
过去一学年,学校既抓住重点也抓好面上,既抓好当前也抓好长远,正确处理好重大关系,做好制度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进度统筹工作,以科研项目为抓手,以科技成果为重点,以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平台为依托,着力提高科技支撑引领能力。师生们内心激荡着强烈的使命感,以百倍的勇气和坚忍在科研路上不懈奋斗。
关键词: 埋头苦干迎冬夏 一腔热血写春秋 过去一学年,全校教职工团结奋斗,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广大师生不断弘扬“川农大精神”,在科学研究上谱写了新篇章,赢得了社会多方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