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进银行 公厕不冲水 海螺沟“环保秘笈”获游客点赞

30.05.2015  20:30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余如波) 以前出门旅游,果皮啊、塑料袋啊都是找垃圾箱扔掉,没想到在这里还能兑换礼品。”5月30日,成都游客邵建华拎着满满一袋垃圾,从泸定县海螺沟景区海螺寺景点“垃圾银行”兑换处换回一把纪念指甲刀后,满意地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提倡‘多劳多得’,三袋垃圾能换一顶太阳帽,五袋垃圾能换一把雨伞。”海螺沟景区管理局负责人曹龙武告诉记者,海螺沟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唯一的冰川森林公园,过去由于部分游客的不文明举动,长期受到垃圾处理难题的困扰。今年2月21日,海螺沟发起成立“垃圾银行”,鼓励游客将垃圾存入清洁袋,到指定地点兑换礼品。“光是前两天时间,就回收3万多名游客产生的垃圾4万余袋。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激励机制,唤起游客心中的环保意识。”曹龙武说,“垃圾银行”成立仅仅3个月,海螺沟乱扔垃圾的行为已基本杜绝,极大降低了景区环卫工作成本。“想要专门捡垃圾兑奖,现在越来越不容易了。”据悉,“垃圾银行”还将在附近的磨西古镇、中国红石公园、雅家情海等景点推广。

海螺沟的“环保秘笈”不止于此。记者在景区内发现几处木石结构的旅游厕所,其中竟然没有冲水装置,并且没有任何异味。“这是今年春节前启用的泡沫微生物公厕。通过泡沫发生器生成微小的泡沫,进入洁具封堵异味并润滑管道,完全取代水冲厕所的功能。同时,人体排泄物进入处理设备箱后,经过几个月的分离、沉淀和微生物降解,逐步分解成无色无臭的气体和少量无机物,达到向自然排放的环保标准。”曹龙武透露。

据悉,海螺沟过去使用的是打包式厕所,每年运行维护成本30多万元 ,同时难以避免异味,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打包式厕所需要四五个维护,泡沫微生物公厕只需要一个人,成本降低了将近30%。

记者了解到,海螺沟接下来还将修建11座泡沫微生物公厕。甘孜州稻城、德格等地也已经或计划在景区修建这种“生态公厕”,切实保护和优化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