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新村建设助推精准扶贫开发

26.05.2015  10:53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在贫困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难点同样在贫困地区。(2015年05月25日 四川日报) 

  自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要求,明确指出要坚持不懈推进扶贫开发,坚定信心、找准路子,加快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实行精准扶贫。四川省政府省长魏宏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建设,力争新村建设覆盖40%左右的行政村。继续推进旧村改造,实施“美丽乡村新面貌行动计划”,引导村民在规划区按统一要求建新房。继续加强文化传承,着力打造一批传统文化村落,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乡村。 

  同样如此,《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2014-2020年)》也明确指出了新村建设必须“扶贫解困”的目标。事实上,新村为谁而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首先筹谋作答。 

  笔者认为,四川实施精准扶贫,其思路渐清晰,方向更笃定。因为,实施精准扶贫既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贫困地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推进农村与城镇同步发展的有力举措,既适应了新常态下贫困地区发展的需要,也为全省贫困地区新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确立了方向。 

  实践证明,两年多来,四川各地把新村建设作为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发展能力的综合载体,把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打响新村建设与扶贫解困攻坚战,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而在当下,全省上下要以精准扶贫为总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脱贫奔小康为首要任务,坚持区域扶贫攻坚与精准扶贫“双轮驱动”,深入推进“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五大扶贫工程”,统筹抓好发展生产、公共服务、全民教育三件大事,确保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9万人以上,不落下一户一人。 

  正是如此,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把巴山新居、彝家新寨和藏区新居建设作为新村建设重点,以新村建设助推“四大片区”“四大板块”精准扶贫开发,全面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新村建设。与此同时,四川还积极探索农村廉租房制度改革。省上专门出台了《四川省农村廉租房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省将累计完成农村廉租房建设16.65万套,实现全省农民群众住有所居、住得安全,不落下一户一人。事实见证,这项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正如省委农工委负责人表示,这是我省扶贫开发和全面小康的一项制度创新,成为扶贫解困的突破口,现在已提到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位置。 

  笔者建议,全省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方案”的要求,确保结对帮扶干部、产业发展扶持、教育培训安排、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特别是要把扶贫解困作为新村建设首要任务,将新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坚持以新村建设助推精准扶贫开发,切实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发展难、增收难、住房难的问题,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加快推进全省和全国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