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07.04.2015  10:49

(记者潘强、张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会议强调要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不怕今天贫,就怕永远贫;不怕一代穷,就怕代代穷。比贫困和落后更可怕的是贫困代际传递,暂时的贫困仅仅是物质匮乏,但当贫困通过家庭传递成为一种常态,弱势群体将从根本上失去向上流动的希望,形成恶性循环,加剧社会不公,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这些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现象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解决。

  这些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现象突出,一方面是由于投入不足、经济滞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问题长期存在,教育水平和质量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师资极度缺乏,教师待遇普遍偏低。长期以来,由于待遇低、条件差、上升通道狭窄,农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优秀教师流不进来,学校成为“孤岛”,教育不发展,贫困观念就难根本改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解决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各级政府有责任为“平等的起点”创造条件,在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资源配置、学校招生等每一个方面对农村经济落后和特困地区倾斜。

  当前,就是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应当在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等方面下功夫,让乡村的孩子也能享受高质量的教育。

  当然,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扶贫攻坚行动的“升级版”,既要真金白银的“硬投入”,还要公平正义的“软环境”。除了重视教育之外,还要从制度上阻断社会财富不合理传递,在就业、升职等诸多方面为贫困人口改变命运提供公平保障。同时,广大贫穷落后地区的干部群众也应该用好中央政策,发挥好自身优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搭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