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1年 合江用两百多块碎片拼出泸州首具汉代陶棺

18.12.2015  10:13

合江拼出的完整汉代陶棺 徐庆摄

保存在在合江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的陶棺碎片徐庆摄

泸州合江的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内,保存着34具汉代石棺,还有5具汉代陶棺碎片,其汉棺的收藏数量,约占全国出土汉棺总数的25%。最近几天,合江县文物管理局成功修复了一具汉代陶棺,引起了全国文物界的官方关注。17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从该局获悉,这具修复成功的汉代陶棺由两百多块文物陶片拼接而成,皆是在1200多块文物碎片中搜寻出来的,修复工程耗时整整一年。目前,这具汉代陶棺尚处于后期保养期,约3个月后才能整体移动。

耗时一年合江拼出泸州首具汉代陶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合江县境内就陆续出土了汉代陶棺的碎片。这些碎片品种较多,损毁程度也不尽相同,想要用它们来拼出一具完整的汉代陶棺,太难了。”合江县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2005年以前,合江还没有建立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这些文物碎片曾多次搬家,增加了碎片辨识和文物修复工作的难度。

“从碎片整理、分类、辨别到编号、修复、拼接,我们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该工作人员介绍,经过专家组协同努力,大家发现现存在博物馆内的汉代陶棺碎片,分别属于5具不同的陶棺,共计有1200多块,因此修复难度极大。“仅仅是拼接修复的过程,我们就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了解,这具陶棺是泸州市范围内的第一具完整的汉代陶棺。”

合江县文物局局长贾雨田透露,陶棺在合江镇魏家祠村密溪沟(M4、M6)、桥凼村(现四转盘M1)、白米乡碾子旁村崖墓(M1)等墓地均有出土,由于陶质易碎,运回时全为碎片。前不久,经过专家和合江县文物局共同努力,终于修复完整了其中一具汉代陶棺。其他汉代陶棺的修复工作,目前仍在继续,而已修复完成的这具汉代陶棺,须3个月后才能整体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