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有什么区别?
新华网昆明10月1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李萌)云南景谷6.6级地震发生以后,一则“昆明提前67秒收到预警”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其实是不一样滴,请各位小伙伴听地震专家们揭示当中奥秘。
相关专家表示,“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有重大的区别。首先,时间上不一样,“预报”是在地震发生之前,而“预警”是在地震发生之后。其次,国家对地震预报发布权限有严格规定,而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的相关配套制度还需加强建设。此外,“地震预警”相关技术关注度越来越高,但这种技术还存在预警盲区等短板,需要冷静客观看待。
云南省地震局防灾研究所所长张建国表示,“地震预报”是指在地震发生之前,对特定地区在特定时间段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判断。地震预报根据时间段一般分为长期预报、中期预报和短临预报。长期预报是10年以上,中期预报是1至3年,而短临预报又分为1至3个月的短期预报和地震发生前数天至数小时的临震预报。
而“地震预警”则是指地震发生以后,在地震波传递过程中,对一定距离内特定的目标发出警告,以便在地震波到达之前,采取紧急应对措施。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耿庆国表示,浅源地震发生比较多,破坏性大,在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地震波,包括纵波、横波、面波,纵波传播速度大约是每秒5.6公里,横波是每秒3.5公里,比电磁传播速度慢得多,所以监测仪器捕捉到地震波后,就可以向震中周边地区发出预警。但是,目前预警技术还有盲区,因为震中破坏性最大的地区,地震波瞬间就到达地面,监测仪器来不及预警,按照现在的预警技术水平,震中半径20公里至30公里的范围内仍然是盲区。
张建国表示,地震预警对于震级较低的地震作用不大,但对于地震发生时一些“生命线”工程的安全比较重要,比如说城市的电力设施、燃气管网、核电站、高速铁路等等,可以利用地震预警,在地震发生后,抢在地震波到达前做出提前停机、制动的应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轻地震损害的作用。
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所长陈维升表示,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进行预警系统的研究,这方面日本做得比较成熟,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由日本气象厅负责管理和发布,预警系统与国内广播电视连通,一旦发生地震就可以第一时间向全国发布。我国地震预警研究起步比较晚,近年来不断加强相关研究应用,但对于地震预警信息的发布权限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
由此可以明白,所谓“昆明提前67秒收到预警”的意思,是景谷地震发生后,预警信息比地震波“跑快”67秒到达昆明,而不是震前的预报。(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