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警及烈度速报系统开始应用于四川多个应急部门

10.02.2015  12:24

    新华网四川频道2月10日电(本网记者 杨华 刘海)9日,记者从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获悉,近日四川省政府应急办及国家电网四川省分公司已经启动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用于地震预警、灾情评估、灾情分析等,依靠及时的科学依据和信息支持,提高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减少损失。

    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在震中发生时,破坏性地震波在到达预警目标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地震波到来前几秒到几十秒给出警报的技术。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

    此次为相关应急部门服务的地震预警信息来自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和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共同建设的地震预警网,该预警技术已被用于我国25个省市的200万平方公里,成功预警了24次破坏性地震。

    目前,安装在四川省政府应急指挥大厅的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终端,已经在2月7日四川宜宾的4.5级地震中实时接收了预警与烈度速报信息,而此前,四川相关应急部门依托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接收该实验室发出的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信息,在时效、传输上均有所滞后。

    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暾博士介绍说,在具有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之前,四川省政府及相关部获取灾情信息仍然是实验室获取后,再进行传输,不能实时获取。通过技术改进,将装备直接安装到省政府应急办,有助于自动地获取灾情和预警的信息,便于救灾决策,也可直接获取公众上传的灾情信息。

    迄今为止,除四川省政府应急办、国家电网四川省分公司外,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等应急相关部门都已启用地震预警及烈度速报系统,为灾害科学救援提供重要信息分析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