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女孩”今日当妈 不等待奇迹 静待小生命降临

18.03.2014  13:00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陈明玥)“地震女孩”魏玲的人生不乏奇迹,可是今天,我们不等待奇迹,只静待一个小生命降临。

上午11时,魏玲被送到妇产科ICU病房,建立产前静脉输液通道,下午她将面对熟悉的手术刀,结束一次艰难的孕育。即将诞生的小生命,让原本爱笑的魏玲笑容更多了。

只是,字里行间说话时悄悄流露出了紧张的情绪,“手术是全麻还是半麻?”“开刀时若是宝宝动了,会不会伤害到他?”……2008年汶川大地震,高二的魏玲被从废墟中挖了出来,至今已接受大小30多次手术,唯有这次手术,她是盼着的。

想象孩子出生后的将来,在魏玲孕育腹中小生命时,曾是她常做的事。“孩子是男是女都好,只要是我们俩的。”“他以后做什么都好,我不希望去限定他的人生。我只希望他是一个尊老爱幼、尊重残疾人的人,做一个好人。

看似短暂的近9个月孕育,对于双下肢高位截肢的魏玲来说,嘴上说着没事,实则艰辛超出想象。坐久了腰酸,臀部也受不了;睡觉成了她最大的障碍,只能侧躺,支撑着她的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宝宝健康生下来。“我能感受到宝宝的心跳,宝宝还会游泳,经常会在肚子里翻筋斗。

有人说,每一个人从呱呱落地那一刻,就在世界上种下了一颗独一无二的种子,我们感慨魏玲给我们带来的奇迹,事实上生命本就是奇迹。

于是,我们不再等待奇迹,怀着对生命充满敬畏,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一个生命的降临。

惟愿母子平安。

>>她的奇迹

2008年,东汽中学高三学生魏玲,因地震双下肢高位截肢,至今已接受了大小30多次手术,是所有地震伤员公开报道中做手术最多的一个人。

地震后,魏玲加入“艺术助残计划”学画仅一年多,她的速写画作震撼了中国当代“艺术教父”栗宪庭。周春芽称其为“中国的弗里达”、希望之星。

2009年年底,魏玲开始动笔写一本长达10万字的励志读本《字条girl》。

2009年国际助残日,魏玲举办了个人画展,她在病床上创作的40多幅钢笔画作品公开展出,引起巨大轰动。

2013年1月,23岁的魏玲结婚了,新郎叫吕登春,是一个帅气的广元小伙子,小两口非常恩爱。

2013年8月,刚结婚7个月的魏玲体检时发现自己怀孕了。

她的肛门、生殖器等都是 ‘人工再造的’,结构复杂,怀孕对她来说是有风险的。”——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

>>瘢痕遍布如何实施剖腹产?世界级难题手术摆在眼前

高位截肢怀孕生产,肯定是中国第一例,这个剖腹产手术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极为罕见,我们肯定会向世界公布。

魏玲兴奋地等待当妈妈的时候,一个世界级的高难度手术摆在华西第二医院专家们面前:30多次手术,腹腔粘连严重,华西第二医院产科专家刘兴会教授说,“最怕器脏粘连在一起,无法进入子宫安全取出孩子。

不能在瘢痕上下刀,在她腹部找一块没有瘢痕的 ‘空白地带’就像海底捞针。”刘兴会教授有点无奈,“剖腹产的时候,很难不伤及肠道、膀胱等相关器脏,我们只能小心,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