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里程票价尘埃落定  八成乘客费用基本不变

19.10.2016  20:39

    四川日报网消息  10月19日,备受成都市民关注的成都地铁线网票价调整听证会召开了。此前,成都市已经通过相关渠道向公众公开了两套调价方案。当天,25名听证代表就两套方案发表了各自意见,其中20名代表赞成方案一。

    两套计价方案 哪套更优惠?

    方案一:2元起价,可乘坐4公里,之后按照递远递减原则,4至12公里范围内,每递增4公里增加1元;12至24公里范围内,每递增6公里增加1元;24至40公里范围内,每递增8公里增加1元;40至50公里范围内,每递增10公里增加1元。超过50公里之后,每递增20公里增加1元。

    方案二:2元起价,可乘坐5公里,按照递远递减原则,3元可乘坐8公里,之后每增加1元,可乘坐的公里数在上一级票价跨度基础上增加1公里,即:4元可坐12公里,5元可坐17公里,6元可坐23公里,7元可坐30公里,8元可坐38公里,9元可坐47公里。超过47公里之后,每递增20公里增加1元。

    两个方案的起步价均为2元,与现行地铁票制起步价保持一致,均按“递远递减”原则,乘坐距离越远,平均每公里的价格越低;费用按最短距离原则结算。票制调整后,成都地铁的票价水平将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听证会上,20名代表赞成方案一,2名代表赞成方案二,2名代表未作出明确表态,1名代表两个方案均不同意。

    按通勤乘客每个工日往返需乘坐2次地铁计算,全年工作日共250天。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对乘客今年8月下旬实际出行距离的统计测算,实行里程计价制后,两个建议方案中,每次乘车支付的费用相比现在,将保持不变或增加1元的,均超过乘客人次总数的80%。

    两套方案,究竟谁更优惠?下面这个表可以帮助大家理解:

    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解释,方案一起步里程略低于方案二,但后续每增加1元可乘坐的里程数多于方案二。相比较之下,方案一侧重于为中长距离出行的乘客提供更多实惠,而方案二则更适合短距离出行的乘客。

    这一点,也是不少听证代表最终把赞成票投给方案一的重要原因。“在城市所有的公共交通方式上,地铁本来就应该更加侧重于在中长距离的出行上发挥作用。”听证代表马驷说。

    为什么调整? 现行计价方式不符合公平原则

    从2010年成都第一条地铁开通至今,成都一直使用区间计价方式,即起价2元可乘坐6个区间,3元乘坐10个区间,4元乘坐16个区间,5元可乘坐24个区间,6元可乘坐32个区间,后续每增加1元可多乘坐8个区间,以此类推。

    但随着成都地铁线路、站点增加、区间站间距拉大等因素的影响,沿用6年的区间计价制,已不再能适应成都地铁发展的需要。

    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区间计价制按乘坐车站计价,不考虑乘坐距离长短,其特点是简单直观。在城市地铁开通初期,由于地铁线路不长,且车站之间的距离相对平均,采用此计价方式易于乘客理解和接受。而近年来成都地铁快速发展,地铁覆盖范围已经从中心城区延伸至二圈层,线网结构越来越复杂,目前线网中,最短间距不到0.7公里,最长的已超过3公里。同样乘坐11公里的距离,可能会因为经过的车站数量不同,乘客将支付2元、3元、4元等不同的费用,“乘坐相同距离却支付不同费用,不符合交通运输普遍遵循的公平原则。”

    而里程计价制,是根据乘客乘坐地铁距离的长短计价,适用于站间距差异较大的轨道交通线网,不受地铁线网形式变化的影响,适应性强。目前国内大陆地区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27个城市中,北京、上海等23个城市采用了里程计价,占开通地铁城市总数的85%,其中开通运营里程超过100公里的城市,除成都外,均采用了里程计价制。

    这一观点,得到了在场所有听证代表的认可。

    新增多项优惠措施 开通退票服务

    此次票制调整,会导致部分乘车区间票价有所上浮。投了赞成票的不少听证代表,也有附带的建议提出:票价增加外,地铁服务能否相应提高?

    根据此前的公告,票制调整的同时,成都地铁将同步提升服务水平,包括将儿童乘车免票身高标准由过去的1.2米提高至1.3米;延长站内有效乘车时间,将乘客单次乘车在车站付费区可以停留的最常时间从120分钟延长至180分钟;开设退票服务,购票当日未使用且票面完整的车票,可在售出站当日按购票金额全额退票等;四是根据客流增长需要,不断优化车站设备布局,方便乘客快捷乘坐;五是已将电子支付在地铁中的应用纳入后续新线系统建设工作中,将来可实现多渠道购票乘车;六是适时推出一日票、多日票等各类定期票,供市民灵活选择。

    但,一些听证代表,希望优惠力度能够更大。“已经提出的这三种优惠措施,有很多人其实是享受不到的。”听证代表黄明华建议,成都能够学习广州等城市,丰富地铁票形式,增加次卡、月卡等,让上班一族得到实惠。

    听证代表吴淑芬的建议来自日常乘坐体验,“我有两个建议,一个是在站点增加硬币兑换点,可以方便大家在自助购票机上购票;二是向机场学习,在安检处增加放包包的篮子,以减少现在安检方式下对包包造成的磨损。”

    马驷建议,地铁公司能在地铁高峰期时增加服务人员的力量,减少乘客等候时间,提高乘坐舒适度。

    四川日报记者  蒋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