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芳华】特约专稿:我校地质类学科、专业的发展特色与办学思维

18.11.2022  10:52

编者按:今年是西南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岁月流转,70年春华秋实,抚今追昔,盛事如约。七十载铸就辉煌,风雨兼程,艰苦奋斗薪火相传;新时代共创未来,踔厉奋发,拼搏创新豪情满怀!

回首70年,眺望来时路,我们认真梳理办学历程,总结办学经验,凝练办学精神,增强办学信心,汇聚办学力量,明确办学方向,传承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大精神,向着西南科大百年梦,奋力开创新时代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网“七秩芳华”栏目邀约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和在校师生立足建校70年来的建设发展成就、重要历史事件、突出贡献人物和个人感悟感想,抒怀椽笔,乘兴挥毫,共襄盛举,擘画未来。

我校地质类学科、专业的发展特色与办学思维

万朴(原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院长、西南工学院院长) 

我校地学专业建设、发展与办学体制改革始终互促互动。从初建就有的建材与非金属矿行业特色,到改革开放把握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机遇,充分发挥我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多学科融合发展平台优势,既发展传统优势,又适时实施跨界学科交融,创建新学科专业(矿物材料),构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本学科专业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路径。

曲折进程与砥砺前行:

办学管理体制变化与开拓创新对地质专业的兴衰影响

西南科技大学近70年办学历程中,曾经历数次办学管理体制的变化,也开拓了办学体制改革新路,对我校及地质类专业与学科兴衰产生了重大影响。

1956年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成立,决定培养非金属矿产地质与矿业类专门人才。1957年建立了洛阳地质勘探学校,招收了中专学生,有了好的开端。但因上级管理部门-建筑材料工业部与建筑工程部经历了1958年、1965年、1970年三次分合,影响到学校隶属关系和办学层级频繁改变,校名多次变更,校址几经迁移等缘故,地质专业建设也受到影响,发展缓慢。

1858-1959年间,上级决定将洛阳地质学校一批教师陆续调往西南科技大学前身学校重庆建筑工程学校,改变办学任务,升格为重庆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1959年开始招收4年制非金属地质勘探专业中专学生。其间,部教育局曾指示学校“今后向非金属矿业单科性学校发展”。1960年还曾指示学校“发展为非金属矿业学院”,并招收了采矿专业本科学生60人,还有采矿、选矿、地质类5年制大专生。一度闪现光明前景。但不久便撤销了这一意见。这批学生分别调配至北京建材工业学院,或在本校转为中专生培养。非金属地质勘探专业改用4年制培养方案。1962年,学校又降格更名为重庆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上级在1964年冬曾安排学校迁校至四川石棉县四川石棉矿实施半工半读办学。后因建工、建材隶属关系变更等因素而暂停执行,在1966年春才完成迁校并更名为“四川非金属矿山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由重庆带到石棉县的非金属地质勘探专业二年级、三年级各一个班学生,在完成学业毕业后,学校实际上停顿了办学活动。但教师们没有消极等待,在学校组织下进行了行业人才需求调研,为教育事业为学校的生存,在艰苦奋斗,砥砺前行。

1974年春,学校经上级同意迁到四川绵阳市继续办学,立即开办了地质勘探专业一年制培训班,当年秋季开始招收非金属地质勘探专业中专学生,次年更名为“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学校恢复了生机,我校地质专业走出了低谷,开始正常发展阶段。

197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升格为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同年,成立了非金属矿系,招收了包括“非金属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的首届4年制本科学生。

但我们这所部属高校地处非省会城市。绵阳市当时交通和信息交流条件均较差。学校面对人才流失、学科专业结构局囿、高等教育基础设施条件薄弱与竞争形势的挑战。如何改革前行?

绵阳市是有办学的潜能和优势的。这里有一批国家级的高科技研究机构和企业,是高级人才和科技研究与产业界的“巨人”。学校为什么不能站到“巨人”肩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指引下,学校在1992年大胆提出了共建与产学研联合办学的体制改革方案。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颁布。国家教委认为我校体制改革符合(中发[1993]3号)精神,正式发出“关于同意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改变领导管理体制并更名为西南工学院的通知”,明确实行联合办学后的西南工学院由国家建材局和绵阳市政府共同领导,以国家建材局为主,有关大型企事业单位成立校董事会参与办学管理。李岚清副总理赞誉这一改革为“西南工学院模式”。我校地质类专业也随之进入健康发展时期。

发展活力与实力飞跃:

地质专业办学视野扩大,办学质量和层次加快提升

我校非金属矿系此时更名为资源经济工程系,开设有地质矿产勘察、地质学两个本科专业,明确突出非金属矿产地质和开发利用特色。

1998年我校成为包括有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硕士点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后,又有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矿物材料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等12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下含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非金属矿产地质与开发利用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国家决定一批部属高校转为省管为主的高校,西南工学院也在调整之列。这是一次发展转折性的体制改革,使办学更接地气,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办学服务面更宽。但专业发展也要受市场人才需求变化影响。在世纪交汇时段,地矿类专业招收就业出现了困难。1998年,资源经济工程系更名为城市建设与国土资源系,设立了就业空间较广的地质工程专业。

2000年,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正式启动。西南工学院抓住机遇,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了西南科技大学。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十分重视我校办学体制改革成效,曾三次来我校视察、指导,多次赞赏我校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

西南科技大学在新形势下,共建与联合办学优势充分彰显。先后成为了国防科工委(局)与四川省共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高校;建立了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更多著名军工企业成为董事会核心成员单位。多学科的教育与科技开发平台,拓展了相关学科间跨界融合发展空间和基础条件。地质学、矿物学与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的融合方向及特色更加突出。西南科技大学接着建立了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021年2月,挂靠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非金属矿物资源高效利用专委会,总部秘书处设在我校的世界钙华自然遗产研究与保护联盟相继成立,科技研究与开发条件更宽好。

尽管地质类专业必须按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由“非金属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调整为“地质工程”专业。但学校在地质类专业办学上始终坚持一方面要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办好以应用型复合人才为目的的地质工程专业(已建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一方面要适应当今新材料发展的需求,坚持非金属矿产地质和矿物材料方向的办学特色和科技开发优势,增强不同层次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我校地质类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方案按照“一级学科+专业方向”的模式,使学生成为能适应非金属矿产资源勘察、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各类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防控广泛行业需求的复合型工程师。

继1984年开始,先后与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进而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本学科万朴、田煦等教授被合作高校聘为兼职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副导师。万朴教授于1996年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评聘为兼职博士生导师。

环境工程学院和城建学院在2005年合并为环境与资源学院,为我校地质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学科群整体发展营造了协作环境,地质类研究生教育也加快发展。我校地学专业特色与跨界学科融合发展的成效与思维的拓展,也为以学科群推进重点学科建设探索了成功路径。譬如,非金属矿和矿物材料特色人才队伍和地质与生态环境灾害研究,固体废物特性研究与处置等方面的突出成果对我校年轻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2013年,我校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的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含矿物材料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的几个二级学科都含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固体废弃物处置,矿物材料等方向。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支持与我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在我校遴选了13位博士生导师,其中包括地学领域的董发勤教授(凝聚态物理)、彭同江教授(凝聚态物理)、万朴教授(矿物材料)。

我校地质类专业研究生培养与办学体制改革的联动效应还体现在能够利用科技城在科技领域先行、先试、先产的优势平台和我校国家大学科技园,以矿物学、岩石学、材料学为基础理论,为包括环境矿物学和生态矿物材料、功能矿物材料、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无机非金属材料,非金属矿产性能研究与开发等优势方向高级人才培养提供了开放的科技开发环境。

办学特色与地矿精神:

先进办学体制是学科建设的优良环境,特色优势是专业发展的坚实根基

办学体制改革与学科专业建设是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我校几代地质与矿业学科带头人参加了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改革与实施历程,也把开放与联合办学和相关学科交融发展的思维带入地质类专业建设与改革实践。

学校充分发挥出国访问学者的活力,开展国际、校际合作。在与加拿大劳伦丁大学合作申请加拿大政府资助的“中-加矿物科学合作”(50万加元)和“中国西部远程教育”(344万加元)两个国际合作项目执行的12年间(1990-2002年),全校先后派出100多位教师做博士后研究和项目科技、教育合作研究及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其中有地矿类专业教师约30名参与,培养了拔尖人才苗子。董发勤博士就是其中之一。他已成为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部级有重要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天府创新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第四届优秀青年教师;在新生污染物控制、环境友好材料、环境矿物学、生态矿物材料的科研及教学工作中有突出创新与贡献。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合项目,国家863、973重点项目、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及省部级项目等40余项;获国家二等奖和省部级一、二、三等奖21项;在新生污染物控制、环境友好材料、环境矿物学、生态矿物材料的科研及教学工作中有突出创新与贡献……以董发勤教授为代表的一批青年专家成为地矿领域的中坚力量。

作为非地质主体行业隶属,又非地质专业为主体的多科类高校,其地质专业的发展更需以特色推进。我校地质专业除了原隶属行业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类别属性外,突出发挥了与材料科学等可跨界学科交融发展条件和联合办学渠道优势,以适应现代新材料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学校在1986年就提出创办矿物材料专业的设想并经过国内外相关调研,与中国地质大学联合申报“矿物岩石材料”新专业在1988年获得成功。1989年在我校招收了专科班学生,与地质大学(武汉)实施合作办学。接着建立了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开办了矿物材料本科专业。教育质量和科技开发相互促进,专业特色持续彰显。例如,任研究所所长的彭同江博士及其团队近十来年主持了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10项,与企业合作项目15项。他作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在矿物材料,纳米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低维材料物理与化学,晶体结构与晶体化学,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凝聚态物理等方向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我校出版了《应用矿物学》(一、二版)、“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矿物学”等著作。前者获部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虽然教育部在1998年以统一专业目录规定矿物材料专业强制归属为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但在2000年获准我校设立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硕士点后,我校地质学、矿物岩石矿床学科的专家和材料、环境、生物等学科的专家组成综合团队,以学科群发展的思维广泛开展了有关矿物材料、非金属矿产开发与利用的教学、科研活动,成果丰硕。这一新专业与新学科在学界有着广泛共鸣。如1990年,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质所等单位组织召开了“非金属矿物资源与矿物材料学术讨论会”(我校有9位老师出席)。会前,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涂光炽院士已明确支持成立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叶大年院士在大会作了“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发展矿物材料科学”的讲话。之后,相关高校也开设了矿物材料类专业(由于各校学科结构和办学条件差异,专业名称多样,如非金属矿物材料,非金属矿产开发与利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矿物学等)。新的研究方向、成果,相关人才培养与办学层次发展很快。我校也形成了包括有周开灿、冯启明、宋功宝、易发成、宋绵新、李虎杰、孙红娟、孙仕勇、徐龙华、代群威等一批老中青融合的教学、科研梯队……

在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方面,学校始终坚持有特色的培养方案,兼顾区域人才和新兴产业的需求。环境与资源学院出版了《非金属矿产地质学》《非金属矿产勘探与评价》《非金属矿产物相及性能测试与研究》等系列特色教材。毕业生已成为全国各省区建材地质总队的中坚力量。成立了非金属矿研究所,所长易发成博士及其团队在非金属矿产地质与开发利用,核废物处置与矿物材料等领域取得了国内有影响力的成果。他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任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矿产综合利用》编委会编委。

我校在非金属矿产地质和矿物材料教育与研究领域长期享有声誉。地质学科在1994年评选为部级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2003年评选为四川省重点学科。我校以学科群思维和集群实力获批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两个。其中的环境与材料学科群包括了地质资源综合利用、矿物材料研究方向 。矿业工程入选2020-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2021年10月,我校与中国建材地勘中心(专注非金属矿地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进一步加强非金属矿、矿物材料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合作。

本学科老一代学术带头人万朴教授、田煦教授等曾任全国高校非金属矿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矿物深加工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等专委会和四川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的领导职务。董发勤博士先后被选为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建材工业联合会常务理事等。

我校地质学科广泛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享有一定知名度。1986年国家建材局接受我校地矿类学科的建议,组织了非金属矿类北美教育考察团,我校与具有相同学科特色的加拿大劳伦丁大学签订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协议。1985年开始,来自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地质专家多次来访我校,开展科研合作与交流。董发勤博士先后被选为国际应用矿物学委员会国别理事、副主席、主席(主持了10th、11th ICAM),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及中国非金属矿物及其高效利用专委会主任;《矿物学报》《功能材料》等杂志编委,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杂志客座编委。Journal Microgeobiology,ACTAGEOLOGICASINICA,JournalRammanspectroscopy等国际杂志评阅人。

地质资源业界有不少学者提出21世纪是新的石器时代,即非金属矿广泛开发利用时代的论断是有重要现实价值的战略观念。

非金属矿产除了有矿产资源的一般属性外,还有其晶体化学结构特性和多功能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深度开发与可控改造潜力,可生产用于不同领域的矿物材料。非金属矿物学、非金属矿经济地质学是有巨大潜能的现代矿产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具有向环境、材料、农学等多种学科进行跨界延伸,产生新科技生长点的活力,可望成为新兴科技产业的潜在增长极,前景大有可为。

坚持开拓办学体制新路,发展有自身特色的地学专业也是一项具有可持续发展作为的教育事业。在学校校庆70周年之际,回顾地学专业发展历程与前景评估,希望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有一些参考意义。

(蒋道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