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次以省、市联动模式举行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测绘保障演练
——直击4架无人机飞“灾区”开展集群作业
四川在线消息(梁涛 郭彦辉 四川日报记者 郝勇文/图)据气象部门预测,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我省今年汛期总降水量将较常年明显偏多。汛期将至,极易引发区域性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5月21日,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眉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测绘保障演练,展现应急测绘综合实力“全国最高水平”。这也是我省首次以省、市联动模式开展应急测绘保障演练,为健全省、市应急测绘联动机制奠定了基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买合苏提全程观摩指导演练。
此次演练模拟场景为21日7时,受强降雨影响,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发生“山体滑坡”,石埂子水库“决堤”,岷江水位“上涨”超过警戒线,灾情十分严重。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接到提供“灾区”高分辨率影像与视频、地质灾害应急专题图以及三维实景数据的任务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测绘队员连续启动4架无人机飞赴“灾区”开展集群作业。演练共设置6个科目,包含固定翼无人机快速获取灾情影像、Z-5型无人直升机获取灾情监测视频、灾害现场信息侦察、应急保障成果展示、成果移交以及应急装备展示等环节。
10时30分,第一架起飞的是DB-2型固定翼无人机,它搭载了高清航摄相机飞赴岷江水域上空开展影像信息获取,并同步展示了无人机飞行状态下的油动固定翼无人机发动机自动再启动技术,该技术填补了国内无人机远程再启动空白,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10时35分,第二架固定翼无人机采用车载起飞方式,搭载倾斜相机飞赴崇礼镇山体滑坡灾害点开展倾斜影像获取。
10时37分,第三架固定翼无人机采用垂直起降,突破了灾害现场固定翼无人机起降受场地限制,可在高山峡谷地区等复杂地形条件下快速开展应急保障。
10时40分,第四架起飞的是Z-5无人直升机系统。该无人机搭载的光电吊舱可以获取灾区监测视频信息,并实时回传至测控方舱,同步展示红外/可见光等多源灾情影像、飞行状况以及影像获取等信息。
11时,4架无人机陆续完成任务返航并安全降落。应急测绘队员在短短30分钟里,完成了18平方千米的无人机航摄,并现场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价值千万的Z-5无人直升机系统作为无人机集群灾情信息获取系统核心装备之一,率先实现了四川高中低等不同海拔区域的应用,突破了无人机监测方式单一、续航时间短、卫星通信能力不足等瓶颈。应急队员利用四川省应急测绘指挥平台展示了灾害现场高分辨率影像和灾情地理信息等应急测绘成果,成果清晰展示了山体垮塌、房屋、道路、桥梁损毁等情况。随后,地质灾害应急专题图、“灾害”影像专题图和影像解译专题图等应急测绘成果,由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马赟移交至眉山市市长罗佳明手中。
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自主研发的无人机集群灾情地理信息获取系统,克服了多架次无人机同时段在邻近区域航摄信号干扰,实现同空域多架次无人机协同航摄。该项技术不仅填补了四川无人机应用于突发地质灾害防治的空白,也在去年的科技成果鉴定中获得“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等多名院士的高度肯定,认为该项技术实现测绘应急保障与复杂条件下的地理信息获取,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库热西·买合苏提对此次演练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应急测绘能力代表了“全国最高水平”。
演练现场,举办方还展示了包括无人机集群灾情地理信息快速获取系统在内的多架固定翼和多旋翼无人机、Z-5无人直升机系统、无人机移动测控方舱、远程会商系统和多源多维任务荷载系统,地理信息应急监测移动平台、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地面激光扫描雷达系统、超站仪等高精尖应急测绘装备。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有关司室,省政府应急办、省国土资源厅、省地震局、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师,眉山市政府及测绘、国土、防震减灾等部门现场观摩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