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站为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构建新平台
地球站工作人员正在对收集的闲置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修缮消毒等处理。记者徐克强摄
群众在地球站爱心超市选购服装。记者徐克强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0日讯(记者徐克强)在环保部指导下,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自2013年4月22日地球日启动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2014年6月19日,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已在北京市和河北省等地设立站点80个,摆放闲置物品收集箱123个,共收集服装鞋帽70多万件套,数码家电、家具等200多件套,捐赠给山西灵丘县、河北唐县希望小学、北京太阳村,以及川滇甘晋冀豫等贫困地区56万多件衣物;在爱心超市、大专院校和建筑工地义卖5万多件衣物。此外,在北京、河北和山东开设地球站爱心超市20多家,创建劳动岗位100多个,培训志愿者300多人,建立地球站示范区10个。该工程在2013至2014年度连续两年被民政部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社会组织示范项目。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刘国正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说,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旨在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推进循环经济、减量闲置物品、推广物尽其用的环保理念;改变以往突击式、难以为继的捐助形式,为社会提供便捷、可持续、常态化的捐助渠道;扶持有志于环保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和NGO组织在环保公益事业中创业,以点带面,逐渐在全国形成循环经济的网络链条。
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产生。随着大城市中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家庭或多或少地堆积着一些长久不用、弃之可惜的各类闲置物品;而一些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老少边穷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还比较困难……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为城乡两个群体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在北京市和河北省有关机关、学校和社区内,通过安置收集箱、市民热线电话通知志愿者上门服务等形式,收集城市家庭或单位的闲置物品。地球站工作人员对收集的闲置物品,经过分类整理、修缮消毒等处理后,有些物品直接捐赠给生活困难人群,有些物品实行社会企业的运行模式,通过市场运作,将盈利扣除运作成本后,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主要依靠志愿者服务的运作模式。
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是一个环保项目。我国一些大城市在迈向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许多家庭或单位受到长期闲置物品的困扰:丢弃只能增加城市垃圾量,不丢弃对自己也无使用价值。大量的过时衣物等最后进入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大大加重了环境的负担。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约有2600万吨旧衣服被扔进垃圾桶。如何科学处理闲置物品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将城市中的大量闲置物品由“垃圾”变为“资源”,努力为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垃圾减量、物尽其用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是一个公益项目。中国社科院2012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有1.28亿贫困人口。一些农民工群体、老少边穷贫困地区的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基本需求还得不到保障。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通过收集城市中的大量闲置物品,通过捐赠、义卖、捐款等多种形式,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帮助。地球站把大量的服装等物品捐赠给贫困地区的群众,并按照民政部要求,做好受捐者的信息记录。目前,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开通了官方网站和微信平台,广大群众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捐赠闲置物品。地球站还发放宣传手册、海报万余份,倡导广大群众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
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是一个创业项目。通过开设20多家“地球站”爱心超市,地球站创新统一标识、统一出库、统一价位等管理方法,规范二手物品的再利用市场,将盈利扣除运作成本后,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同时,通过培训志愿者等多种形式,为低收入群体创造就业岗位。一年多来,地球站的爱心超市、仓储加工、运输物流等已创立了100多个工作岗位。
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中国中铁集团已连续两年赞助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北京隆庆祥公司捐赠了价值200万多元的成衣。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中铁集团、北京青年报社区报、工友之家、爱心衣橱等企业和机构已经与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共同推动这项公益创业工程。越来越多的机关和社区主动联系地球站,纷纷要求在本辖区内放置闲置物品收集箱。中央和地方媒体已经对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刊发报道1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