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防控面临挑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14年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主要需要处理好四对关系:一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产能过剩处置、房地产调控等中长期需求与保持经济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的短期需求之间关系;二是经济去杠杆、控制系统性风险的长期需求与保持市场合理适度的短期流动性需求之间的关系;三是积极财政政策与严管“三公”支出的关系;四是为控制过度融资需求、避免杠杆率续升而实施偏紧货币政策与缓解资本流入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开放性国际收支政策之间的关系。连平表示,这四对矛盾更多是长期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短期更多的考虑增长,长期要调整结构和处理经济增长中的问题。如何在调控产能过剩、房地产的同时保持增长,如何降低杠杆并处理流动性严峻的现状值得认真考虑。
针对眼前利益与长期发展的平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认为,目前地方融资平台运行不透明,部分借贷难以偿还是造成银行“钱紧”的重要原因。“这就像健康与肿瘤的关系,用全身能量供养肿瘤可保持肿瘤不破,但这会严重损害健康,要肿瘤还是健康必须考虑清楚。”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表示,对今年改革与经济下行风险暴露的叠加要有足够的准备。他指出,从一季度的情况看,经济还会有很大的下行压力。基础设施要扩大投资,就要增加政府的负债,而目前债务率已经很高。此外,制造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尽管世界经济转好,但由于要素成本发生变化,出口对经济拉动效应不会像以前那样明显。
此外,金融系统性风险也是多位专家关注的重点。过去几周,中诚信托发行的信托产品面临兑付危机,但在最后时刻与投资者达成协议,有惊无险地躲过首例违约危机。王一鸣称,应允许可控的局部性风险暴露,局部性违约出现,把风险释放出来。任何改革方案,特别是金融、财税的改革方案,既要有预案也要有风险评估。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也认为,如果国内金融产品全是刚性兑付,隐含担保,没有违约事件发生,那么中国永远不可能有健康的金融市场。她表示,为了提高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必须有资金价格的风险定价。应该真正按市场规则来处理违约,而不是回避它。应明确风险责任,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