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两地争名人故里 牵出鲜为人知“高考”历史

07.11.2013  18:01

 

  《四川通志》记载,熊文灿为永宁卫籍泸州人

  原标题: 兵部尚书两个家 都怪明代高考移民?

  历史人物

  熊文灿

  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曾担任过山西按察使、福建巡抚、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职。

  他招降过“海中巨盗”,也就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还招降过张献忠。而张献忠招降次年即反水。1640年,崇祯皇帝大怒之下,将熊文灿砍头。崇祯共斩杀过7位督师大臣,包括熊文灿以及更有名气的袁崇焕等。

  7月,泸州市叙永县文联组织召开研讨会,探讨明代兵部尚书熊文灿的籍贯,认为他应是当时的贵州永宁卫人,也就是现在的叙永人。然而,泸县则认为,熊文灿应是泸县云锦镇人。日前,云锦镇已规划建设熊文灿公园。

  对此,泸州地方史专家赵永康表示,“造成这一争议的历史原因在于,熊文灿是那个时代的‘高考移民’。

  故里之争

  兵部尚书引发口水仗

  公元1640年,被明崇祯皇帝砍下脑袋的熊文灿可能没想到,370多年后的今天,会引发一场有关自己家乡的口水仗。

  1998年的泸州市志人物志中明确,熊文灿为叙永人,但2010年泸州市志则修改为泸县人。而在民间,有关熊文灿家乡之争的口水仗,更是由来已久。

  观点1:

  熊文灿为叙永人

  叙永语文教师车履飞是这个观点的力挺者。车履飞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明史》就已明确,熊文灿为贵州省永宁卫人。“而当时的永宁卫,就是现在的叙永。

  另外,旧编叙永地方志里,辑存有一篇熊文灿本人为永宁城蓬莱桥建成撰写的《蓬莱桥记》,文中直书:“甲寅冬,衔命如闽,便道旋里,见桥成以石……”其中,“便道旋里”,指的就是熊文灿回到家乡。而蓬莱桥,就是叙永县城横跨永宁河的上桥,至今犹存。

  观点2:

  熊文灿为泸县人

  而泸县云锦镇在清道光年间即有“熊文灿故里”石刻。目前,该石刻已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嘉庆年间的《四川通志》以及《礼部志稿》中均记载,熊文灿为永宁卫籍,泸州人。“因此,熊文灿的籍贯在叙永。但人却是地地道道的四川泸州人,也就是现在的泸县云锦人。”泸州地方史专家赵永康表示。

  日前,泸县云锦镇镇长冉安健表示,当地已初步规划,通过建设熊文灿公园等一系列动作,强化这位家乡古代名人印记,凸显本土文化。

  有此一说

  两个家乡源起“高考移民

  泸州地方史专家赵永康表示,熊文灿为叙永人或泸县人,均有一定道理。“这主要是熊文灿为当时的‘高考移民’所致。”他是通过泸县的熊氏家谱考证得出的。

  据赵永康介绍,明代年间,叙永、古蔺二县在行政上归由四川省管辖。但同时,在永宁(今叙永县),明朝又设置了一个主管地方军事的军事行政机关,归贵州省管辖,叫做永宁卫。贵州省由于地处边陲,文化水平相对低下,又是少数民族地区,明王朝不限制科举录取人数。从录取标准来看,也要比四川内地低一些。在这样的形势下,熊文灿通过冒籍方式,成功加入永宁卫籍应试科举,最终一举成功。“说起来,熊文灿也就是那时的‘高考移民’。

  泸州新闻热线:13309087709

  “高考移民” 古代也疯狂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季,教育部于近日发出通知,要严查高考移民。而回顾历史,高考移民这一现象由来已久。著名的高考移民除了熊文灿,还有更知名的王维、白居易等。

  首都录取名额畸高

  科举制起于隋唐,以考试论英雄,给了平民更多上升的机会。在唐代,国家级考试不分地区录取;地方考试按州的大小选拔考生,不过京兆府(长安)分配的名额远超其他地区;一般州的名额为两三人,而长安每次都多达数十人,甚至有时超过百人。所以,柳宗元在《送辛生下第序略》中说:“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

  宋代也有这个问题。通过地方考试选拔参加国家考试考生的名额,叫“解额”。以嘉祐五年(1060年)为例,首都开封府的解额是266人,而陕西只有123人,广东只有84人;而且,国子监108人的解额,并不算在开封府内。国子监加开封府的考生,在国考中登科的人数,占到全部考生的一半左右。无怪司马光称:“盖由每次科场及第进士,大率皆是国子监、开封府解送之人。

  到清朝,顺天府(北京)的举人名额也一直是全国最高的,同治元年(1862年)顺天府的名额是185人,文化大省浙江只有152人,广东省为102人。

  “老少边穷”分数线低

  因为“老少边穷”的考生考不过文化强势地区考生,所以国家要对弱势地区搞倾斜,多投录取名额,降低“分数线”,从而缩小文化差距。这是国家正义,但对考生个人未必公平。有学者统计了乾隆年间的各地乡试的录取率:文化大省江苏是5.5;落后地区云南是53.8,贵州是21(单位:百万分之一)。落后地区的录取率是发达地区的几倍!

  这种“高考洼地”,也引发了“高考移民”,古代称之为“冒籍”、“冒贯”。高分地区考生,通过过继、投亲、买地、冒名、串通官员等五花八门的手段,到低分考区参加高考。

  官府为了防止考生“冒籍”,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五规定:“如祖父入籍二十年以上,坟、田、宅俱有的据,方许应试。”后来在《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七中又规定,只有考生本人“入籍二十年以上,方准应试”。

  王维白居易

  是“鼻祖

  王维开高考移民之先河。籍贯本是蒲州人士的王维,爹娘让他小时候参加过音乐培训班,弹得一手好琵琶,颇受皇帝女儿的青睐。几经周折,他参加了京兆府的解试,蟾宫折桂。

  白居易紧随其后,这个祖籍山西、出生河南、户籍陕西的毛头小伙,到安徽宣城参加“高考”,一下子逮个进士第四名,喜欢得屁颠屁颠地跑了。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诗人,被称为“诗魔”、“诗王

  王维

  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盛唐诗人,外号“诗佛

  搞笑方式

  为改籍贯

  认人做爹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科考,与现在的高考大同小异,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否则就是“冒籍”,一经查出,绝不轻饶。

  但宋代又规定,如果在当地有田产,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南宋章仲衡是处州考生,当年处州录取指标只有区区4人,而京城临安(今杭州)的指标却是100人。为了能在临安参加“高考”,章仲衡让父亲把自己过继给临安的一个亲戚。找个爹就能找个“冒籍”的理由,结果考中进士后被同学告发,朝廷查清后予以取消。

  乾隆年间,苏州城一家兄弟俩听说北京进士好考,让父亲在北京所辖的顺义县买一座破房子,顺理成章地参加了北京的“高考”,兄弟俩都考中。

  历史事件

  朱元璋

  划分科举南北榜

  南北冲突的高潮,是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南北榜事件”。由于那一科会试录取的52人都是南方人,引发北方举子的强烈不满,指责湖南籍的考官包庇“老乡”。朱元璋出于笼络北方人心的考虑,居然处死、发配了多名考官,并亲自主考和阅卷,结果那次录取的都是北方人。

  之后为了缓解南北差异,明朝会试中按南北分别录取,全国被分为南、北、中三部,按55:35:10的比例录取进士。清代对会试名额的地区划分越来越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实施“分省取中”,“按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中额”,取代了南北卷制度。

  (综合新华社、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

  观点

  历史镜鉴 今日高考改革的参考

  “异地高考”改革已进入快车道。一方面这是为了解决城市新移民的子女升学障碍;另一方面,“异地高考”还指向高考录取公平问题。一些“高考大省”的考生,对以京沪为代表的发达城市,以及边疆教育落后地区的低分录取,一直难以认同。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突然间冒出来的;中国作为幅员辽阔、发展不均衡的大国,科举历史上一直有“异地高考”、“高考移民”等问题;科举制度从来与户籍、录取名额地域分配、歧视反歧视联系在一起。这些历史镜鉴,值得今日的高考改革参考。(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