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城“地下世界”的活地图 排水管网的忠实守护人
12.11.2013 12:56
本文来源: 巴中网
本网讯 (记者 严波) 城市地下排水管网联系着千家万户。只要你报上家庭住址,他就能找到地下排水管道堵塞的症结;就算他闭着眼,也能随口说出地下排水管网的走向……他就是56岁的赵国应,被称为巴城江北片区地下排水管网的“活地图”。
6万米管网如蜘蛛网遍布江北 戴着一顶黑色帽子,厚厚的外套外面套着一件印有“巴中水务”的橘黄色背心。11日上午,记者在后河桥见到了正在忙碌的赵国应,他正和同事杨东一起挥舞着钢钎,敲打着下水管道井盖的周围。几下之后,原本紧闭的井盖被打开,他钻了进去。 从1998年开始从事地下排水管道监管、修复工作,这已是他为此忙碌的第15年。 赵国应主要负责巴城江北片区地下排水管网的管护、排险,从大佛寺到污水处理厂,大大小小的排水管道加起来有5、6万米。“巴城目前公共管网中最大的直径达1.3米,小的有0.6米。”他说。 除了赵国应之外,还有其他四五名与他共事的工作人员,正是这支小分队,守护着巴城的地下世界。由于赵国应年龄较长,大家亲切的称呼他为“赵师傅”。 对于江北片区地下管网状况,赵国应早已烂熟于心,最复杂的片区主要在状元桥、麻柳湾、后河桥一带。由于地下排水管网饱受污水的盐碱腐蚀和重车碾压,极易堵塞、爆破。 据了解,巴城最早的地下排污管道当属滨河路一带的,以前地下排水管道主要采用水泥制作而成,现在则改为橡胶或者其他材料。 腰缠保险绳下井排污 赵国应形象的将这些地下管道比喻为人体的血管,只要“血管”一出问题,不管黑白晨昏、天晴下雨,也要及时“治病”。他和同事杨东常常一起带着工具、骑着摩托车走街串巷维修地下排水管。 生活污水是怎样排出的呢?赵国应举例,例如家住巴人广场附近的市民将洗菜水倒进下水道,下水道连通小区化粪池,经过化粪池的处理后,废水再通过管道流到污水处理厂,再经过净化处理,这样巴人广场的污水经过五六公里的路程后,才能排向河道。 平时,赵国应和他的同事必须24小时待命,因为地下排污管道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状况。而每年夏天,最让赵国应紧张,如果排污不畅、就可能引起内涝。 近年来,暴雨导致下水管道爆满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我市的地下排污管道一直安全运行,从未发生意外,目前城区很多下水道井盖处都安装了防护网,这更加安全。 地下排污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有时要深入地下五六米。工人不得不穿好防护服、带好防毒面具后,还必须腰缠保险绳才下去,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污水冲走。 日积月累炼成"活地图" “活地图”是如何炼成的?从赵国应管护地下排污管道以来,每天和粪便、臭气、蚊蝇打交道,满脚的泥土和爬满泥浆的摩托车可能就是答案,“久了,就什么都熟悉了”。 这么多年,他也打过“退堂鼓”,但他一直坚持了下来。赵国应早已申请退休,但由于他娴熟的业务能力,单位一直没有批准。从去年起,他开始带了几名学徒,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给他们。 去年,我市从成都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绘制城区地下排污管道的相关地图,赵国应是带队之一。几天下来,赵国应一直带领大家走街串巷,详尽的将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告诉他们,绘制成册。 最让赵国应难受的是交替施工导致地下排污管道的损坏,“今天这个单位开挖填埋,明天那个单位又来,如此反复,地下排污管道常常遍体鳞伤,要是施工前协商下,这种情况完全是可以避免的。”赵国应说。 11日下午,赵国应工作完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骑着一辆摩托车来到了南坝社区的某建筑工地,提醒施工方该片区的地下排水管道就埋在工地地下四五米处,施工方应当注意,以免挖到管道。 ■ 相关链接 巴黎地下管道年均十多万人参观 近代下水道的雏形脱胎于法国巴黎。今天的巴黎下水道总长2300多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下水道,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参观的地下排水系统。从1867年世博会开始,陆续有外国元首前来参观,现在每年有十多万人来参观学习。巴黎的下水道处于地面以下50米,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下水道四壁整洁,管道通畅,地上没有一点脏物,干净程度可与巴黎街道相媲美,不会闻到一丁点儿腥臭味。而且,下水道宽敞得出人意料: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的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 东京地下水道深达60米 日本是个台风多发国家。东京地区的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这一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构成,地下河深达60米。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本文来源: 巴中网
12.11.2013 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