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在金沙遗址和埃及艳后有个约会

23.01.2017  11:31

  备受关注的金沙年度文物大展《古埃及:法老与神的世界》近日正在低调地进行布展工作。这批出土于东非金色沙漠、珍藏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馆(ROM)的遗珍,即将驻留在金沙遗址博物馆负一楼临时展厅内,等待你探寻帝王谷沉睡的记忆。

  为文物打造一个“微沙漠”

  今日,媒体提前进入展厅,打探这次神秘莫测的年度大展。经过展陈布置、安防和环境保护、海关查验文物、文物点交、布展等前期工作后,155件(套)来自异国的珍贵文物正陆续“入驻”金沙。在布展现场记者看到,几名专业的文物运输人员正小心翼翼地把一件制作于约公元前1069-前1000年、长约1.64米的人型木乃伊盖板从定制文物匣盒中取出放在点交桌上,而后ROM和金沙的文保人员戴上专用手套,对文物的每个局部进行仔细检查、拍照,并与有文物运输前状态和照片的点交单逐一比对。

  这件由木头、石膏和油漆做成的盖板上刻画了一名女性的形象。她戴着蓝色假发,假发的下摆分成两部分从双肩垂于胸前,额头上扎着带有荷花图案的发带。死者双手交叉在胸前,双手上方和下方分别画着一只张翼的蜣螂用前爪推动太阳。在盖板左右分别有一位张开翅膀的女神,即伊西斯和涅芙狄斯,女神的下方是一个形体更大的展开双翅的女神,她在这里代表天神努特,象征获得了新生的太阳升上了天空。

  经过双方文保人员的细致点交,这件精美绝伦的展品终于进入特制的独立展柜,开始下一步的微环境调试工作。

  据文保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即将展出的来自ROM的部分展品,特别是青铜制品(兵器、神像等)就对环境中的温湿度要求极高。几千年来埋葬埃及地下的文物,一直处在非常干燥、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中,即使出土后保存在ROM,也一直被保护在相对湿度20%-25%的干燥空气内。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文保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本次到访的部分青铜器曾有受到氯化物侵蚀的历史,环境的突然改变可能会再次诱发其腐蚀,从而大大缩短青铜器的寿命,因此这部分文物必须被严密保护在稳定的温湿度环境下。虽然冬季是成都相对干燥的季节,但要将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到符合要求的24%±3%的范围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要知道,这可是接近沙漠的干燥程度!为满足几近苛刻的文保要求,金沙遗址博物馆特别订制了五个国内领先的“恒温展柜”,对展柜内的湿度进行调控,以保持恒湿条件。与此同时,柜体内放置有无线监测终端,24小时对湿度进行监测并传输数据,确保身在异国他乡的文物们有一个干燥、舒适的家。

  本次展览除了对展柜内的湿度有高要求外,柜内“微环境”也必须达到“无污染”。木乃伊神奇的制作方法和深埋地底、相对稳定的环境,让它延续千年而不朽。为了保证这批珍贵文物的安全,金沙遗址博物馆特别定制了新的展具,严格控制每一口文物“呼吸”的空气:由于展具的材质为密度板,为了避免可能释放的对文物有损害的气体,文保人员用铝塑膜将其包裹严实,然后再包裹一层特殊的亚麻布,并用物理方法(即打钉)将铝塑膜和亚麻布固定在展具上,而不采用胶粘的方法。此外,展柜的玻璃柜体全都采用有机夹胶玻璃,玻璃接缝处的密封胶与密封条均为特制,所有储藏与展示材料均与大英博物馆古埃及展馆的文保标准持平。

  重现于壁画和光影重建的古埃及世界

  古埃及的历史如此浩瀚,以时间为线索、由始至终地叙述未免缺乏新意,而本次展览的策展思路,更生动地展示出古埃及人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本次展览采取赭石与金黄作为主色调,大漠黄沙的沧桑感与古埃及的神秘感油然而生。步入展厅,迎面而来的光影特效象征波光粼粼的尼罗河水,将观众引入古埃及的绿洲与沙漠。内容详尽、描绘精微的古埃及壁画为我们勾勒出那个尘封于历史洪流中的神秘国度。在那里,法老和众神低语浅吟,哼唱着古文明的密码,指引古埃及人乘着太阳船通往永生的彼岸;展厅上方,埃及最具标志性的神圣建筑从屋顶倒立悬挂,紧迫神秘的气氛呼之欲出;半透明纱幔从屋顶轻飘挥洒,以极其自然的方式将展览划分为“多彩的生活”“法老的永生”“众神的守护”三个区域,分别讲述人、法老和神的故事。

  在展出的文物之外,展厅内还运用了多个电子相册、视频投影和互动触摸屏,循环播放木乃伊的制作过程、古埃及文化的纪录片和电影,以丰富的影像资料为观众深度解密文明密码,生动再现法老与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