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贫困户早日脱贫——记通江县春在乡陈家沟村“第一书记”张殿强

21.03.2016  15:52

 

        “张书记这个人非常好,是位一心只为贫困户早日脱贫的好书记!”3月3日,当记者询问通江县春在乡陈家沟村村民李万泉对“第一书记”张殿强的印象时,他脱口而出。

  去年9月,时任通江县教育局团工委书记的张殿强任赵家沟村“第一书记”后,一心扑在该村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上,只为贫困户能早日脱贫。

        吃住在村
        摩托车是唯一交通工具

  去年腊月的一天,一场寒潮后气温降到零下七、八度,张殿强却要到村上填报精准扶贫表册。

  “那天天气特别冷,我骑摩托车到村上后手都冻麻了,在村民家里烤了很久的火才缓过来。”张殿强告诉记者,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县城没有直接到陈家沟村的线路车,过路车也很少,摩托车便成了他去村里的唯一交通工具,跑一趟需50分钟。

  张殿强吃住都在村民何社平家,但忙得错过饭点是常有的事,他便准备了几包泡面放在床头。每次去村上,张殿强都会穿上一双球鞋:“天晴还可以坐摩托,下雨只能走路了,爬坡上坎,穿球鞋方便。

  任陈家沟村“第一书记”后,张殿强和该村干部一起建立了精准扶贫户基本信息数据库;组织机关干部与精准扶贫户“结对认亲”,开展“六帮六助”活动;向县民政局争取慰问物资棉被30床,慰问退职党员干部、8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五保户”。

  采访中,张殿强正上幼儿园的女儿刚好打来电话,叫他早点回家。“我也想回家多陪陪孩子,但至少一周才能回去一次,村里的贫困户更需要我。

        完善设施
        落后村有了新生气

  陈家沟村的村委会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年久失修,屋内墙壁脱落、院坝茅草丛生。
  2015年9月,张殿强到任后,先后筹资近10万元修缮办公场所,硬化活动场地,添置电脑、音箱、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筹书1200册建立“农家书屋”,协调建好村卫生站,配置了体育健身器材,村两委办公阵地焕然一新。

  张殿强还和村党支部书记陈国统一起联系县文广新局,争取到了一台扩大机和一组喇叭,每天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全村都能听到。“现在一边干活一边听广播,村里也有了更多的生气。”村民杨文德说。

  在张殿强和村两委的努力下,2015年,投资185万元的村主干线1—4社砼化工程完工,与春在至云昙乡道主线连通,形成道路环线;5—8社环线建设纳入了该县“十三五”规划,目前正协调村主干线至陈家沟水库1.5公里联网路建设工程。村子还争取到了30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对35户危房户实施改造,同时电网升级改造、村社道路维护、环境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发展产业
        脱贫有了带头人

  村里大力发展“归雁经济”,现已有6名青年回乡创业;与相关部门协调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加大土地山林流转,注册了4个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特色种植、有机水产、生态畜牧3个发展协会,培育致富带头人10户,累计引进各类发展资金350多万元。

  去年,在外工作多年的郭海回到了陈家沟村,准备发展蓝莓种植和梅花鹿养殖。但当时他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家里的老房子快垮了,二是对流转土地相关政策也不了解。“在张书记和村两委的帮助下,我家进行了危旧房改造;张书记还帮我和村民商谈土地流转的事。那段时间大家都忙得顾不上吃饭,只有吃泡面。”如今,郭海以每亩400元租金流转了50亩荒山,成立了教场坪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户可优先在合作社务工,工资已发出去6、7万元。这两天蓝莓苗已经下地,过段时间就可以移栽了;梅花鹿圈舍平地也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沉降。

  “这里光照充足、海拔在1000米左右、一年四季5℃一下的时间有两个月,很适合蓝莓的生长。只要贫困户能早日脱贫,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们的辛苦就是值得的。”张殿强说。(巴中日报记者  王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