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火点亮广安残疾人梦想天空
□龙俊帆 本报记者 刘川 王诗侠
15岁的广安少年林齐强耳边的助听器显示他的别样人生:5岁时失去听力,2010年进入广安市特殊教育学校读小学,5年在校篮球训练让这个曾经瘦小的男孩不仅身体有肉,原本腼腆内向的性格也逐渐外向活泼。他用手语说起圣火采集就两眼发光。“这周六我要和同学约着一起去现场看圣火采集。”
6月6日,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圣火采集将来到广安,对近35万广安残疾人来说,圣火点燃的不仅是他们的运动激情,更是他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冀。
民生支出加大
残疾人福利事业投入只增不减
6月2日,来自岳池县的陈功琼陪着8岁的小儿子小锋在广安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小锋出生便患有脑瘫,并伴有四肢肌无力等病症,经过近两年治疗,情况有所好转。这两年为了儿子的康复治疗,陈功琼租住在广安,家里收入主要靠丈夫外出打工。“幸好有免费治疗,要不然家里根本无法负担。”
广安市残联副理事长邓型惠表示,近年来,市县各级康复中心已累计对650名脑瘫儿童、125名重度聋儿实施了系统化康复训练。广安为智力残疾和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时间分别是1年和8个月,比同类机构要多出半年时间。治疗时间增长的背后,显示配套地方财政实力的增强。
广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2.4亿元,增速居全省第3位。2014年,全市民生支出达131.1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70%,今年残疾人福利事业等民生投入将只增不减。
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也为残疾人带来更多福利。今年的渝洽会上,重庆特殊教育学校计划在广安开设分校。林齐强所在的广安市特殊教育学校也在谋划更大发展,“我们正在计划面向川东北开职业高中班,还准备开设铜版雕刻专业,让聋哑孩子毕业后收入更高。”校长李胜虎说。
文体活动丰富
充实残疾人的精神家园
“没想到,我能参加这次运动会,还能当火炬手!”今年20岁的赵茜是岳池县人,13岁时摔伤腰椎造成高位截瘫。去年省残运会她在铅球、铁饼、标枪项目上拿到三块金牌,在今年全国残运会暨特奥会上,她还将继续在这一领域角逐,目前正在省里参加集训。“我们不仅吃住免费,省上和市上平均每月给每人1200元生活费,很多人都在关心我们。”赵茜说。
在广安市特殊教育学校兼职体育老师刘川看来,学校篮球队的聋哑孩子虽然听不到口号,给他们讲解动作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但他们体现出来的刻苦努力,勤奋敢拼的精神让人惊叹,“普通高中的篮球队很多都不敢和我们打呢。”
广安市重视残疾人文体工作,组织代表队参加历届全省残运会和特奥运动会。2014年,广安组队参加了在遂宁举行的省第八届残运会,16名健儿共赢得金牌16枚,名列全省金牌榜第三名,创历史最好水平。
《2015年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重点》提出抓好社会事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广安市博物馆、广安市体育中心建设,未来提供给林齐强们的运动场地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