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坯教室拆了 教育均衡近了

15.04.2014  04:04
眼下的巴中正是“春雨如酥”的季节,一座座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中小学校,镶嵌在层层叠叠的油菜花之中,恰似一幅动人的水彩画。 位于川陕交界、大巴山深处的巴中市,过去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腹地。但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巴中长期发展滞后,处于四川的“口袋底部”,是秦巴山区扶贫攻坚的核心区之一。2011 年,继我省“牧民定居”“彝家新寨”工程之后,一场以“巴山新居”为主题的全域脱贫之战在莽莽巴山中纵深推进,让老百姓“聚得拢”“留得下”的新居配套建设也同步铺开,巴中市的众多农村中小学校乘着新居建设的东风,正发生着质的蜕变。 办学条件“大反转” 上课铃响了,王存礼轻轻点了点鼠标,黑板旁边大屏幕中的“电子老师”,就弹起了钢琴。“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讲台下的孩子们也和着悠扬的旋律唱起歌来。 “学校去年装上了‘班班通’电子课件,可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王存礼是巴州区水宁寺镇香炉村村小的一名老师。由于近十几年来,香炉村外出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学校生源越来越少,老师也只剩下他一个。他说:“像我们这种村小老师一般都是语、数、外“一肩挑”,可音、体、美确实成问题。” 其实,香炉村小的改变还不仅于此。香炉村过去是有名的贫困村,村民们住房差、收入低,日子过得苦,凑份子建起了一所学校也是土坯房,低矮潮湿,光线昏暗。“下雨漏雨,刮风掉沙,墙皮时不时也掉下一块。”回忆起过去的学校,王存礼心有余悸,能让孩子们有一个安全、宽敞、明亮的学习环境,是他最大的心愿。 “良好的硬件条件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条件,‘安居方能兴业’,学生连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都没有,谈什么‘办人民满意教育’呢?”巴州区教体局副局长彭冠华介绍说,随着巴山新居建设的连片推进,巴州区乡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提升,为巴州区教育均衡化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通江县广纳镇渠江村小也是受益于巴山新居建设的乡村学校之一。由于村民居住分散,过去渠江村小有5 个办学点,每个办学点有几十个学生和一两个老师。“这种情况下,老师分散在5个点上,优质教学资源也摊开了、‘摊稀了’,几个年级在一起上课‘复式班’情况也十分严重。”渠江村小校长周德学说,巴山新居让村民聚起来了,让学生聚起来了,也让老师聚起来了,优质教学资源聚起来了,“我们有条件集中力量办好教育了!” 据了解,在“巴山新居”工程学校建设中,巴中市始终坚持条件改善和教育管理“两手抓,两手硬”,努力做到硬件、软件“双提升”,办学条件的“大反转”让“巴山新居”工程学校成为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产业和学校相辅相成 “贫穷的乡村不是美丽乡村,如果农民一年到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就算居住环境再美,也难以称其为幸福。”巴中市委书记李刚说,坚实的产业基础是建设美丽巴山的根本。 在“巴山新居”工程建设中,巴中始终把产业培育作为核心战略,新居建到哪里,产业就跟进到哪里。而产业的集聚,抛给了新居学校建设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产业工人子女的就学,二是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产业和学校互相服务,相辅相成。 “哇,原来摩托车是这样组装的。”在平昌县泻巴乡星光实验学校的科技课上,学生们被摩托车组装深深吸引。星光实验学校原名泻巴小学,过去也是一座条件简陋、教师流失严重的乡村小学。在巴山新居“产业围绕”建设思路指导下,泻巴乡被开辟为星光工业园,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工业企业入驻,也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回流。为了方便产业工人子女入学,泻巴小学更名为星光实验学校,重新选址修建,并调整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依托产业园区建设,把“创新创造”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将学校实训基地建到产业园区内。针对园区内产业发展状况调整学校课程设置,保证学生每星期有2 到3 节科技课和实践课。近两年来,学校师生的科技作品屡获大奖,今年学生设计的“隐形刀具”入围“全国青少年科技奖”。一所乡村学校以新居产业建设为契机找到了创新点。 在调整学校办学方向的过程中,巴中市使片区内教育结构更趋完善,不但解决回流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也为新居产业培养了更多创新型、技能型人才,让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 破解融资难题 巴山新居建设虽然极大提升了一大批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平,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是困扰学校发展的一大问题。仅以平昌县为例,其需要改建、扩建、重建的中心校有84 所,村小400 余所,需改造的校舍面积达48 万平方米。如何保障学校的改造资金,是巴山新居学校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 为了保证巴山新居学校的建设资金,巴中市加强资金的投入和管理,凡是能整合的一律捆绑使用,充分依靠校安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国家薄弱高中改造、国家中西部学生食堂建设、扩大学前教育等项目,加大对巴山新居学校建设的投入和倾斜,集中资源用于巴山新居学校建设。 与此同时,巴中市大胆引入市场机制,以招商、募捐等形式筹措学校建设资金。通江县长兴希望小学是一所当地企业家捐建的学校,由于地理位置十分偏远,为了让老师“进得来、留得下、教得好”,学校以捐建剩余资金为基础,建立了“长兴希望小学基金会”,从这部分基金当中专门划出一块资金用于教师的交通补助和用餐补助。 “以前我们这儿穷,基本没有谁把孩子送去读幼儿园,也没那个意识。”平昌县元山镇中岭村村民唐桂芳说,现在老百姓富裕起来了,也想让孩子接受学前教育。 中岭村是远近闻名的巴山新居建设示范点,通过土地流转、吸引农业公司落户,大量农民工回流成为“农业产业工人”。村里儿童的增多,孩子的安全和教育问题成为了家长的一块心病。在巴山新居建设过程中,当地整合项目资金,建立了村上第一座幼儿园,圆了中岭村村民的教育梦。   (鲁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