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提7袋行李看坐月子女儿 转车3次感动网友(图)

10.04.2014  11:24

母亲提着行李 图据微博

   备货

   300多只土鸡蛋 攒了一个月

   还有自家熬的猪油,自己做的醪糟,专程买的红糖

  给女儿坐月子补身体用的七大包东西,可不是一两天备好的。家里养了30多只鸡,前前后后下的300多只土鸡蛋,她攒了一个多月。又挑了10只土鸡装上。

  前段时间,家里杀了一头猪,猪油熬好后一直放着,王春华没舍得吃,专门留着准备拿到崇州(微博)给女儿。因为猪油炒出来的菜香,女儿爱吃。还有醪糟,也是王春华自己做的。王春华说,酒米和曲子买回来,先把酒米蒸熟了放冷,在加上曲子,放上一天就“对了”。红糖也是王春华专门到万善镇上买回来的。外面买的不放心,“家里面的要好些。

  4月6日,一接到女儿去医院生娃的电话后,王春华就开始打包早准备好的东西:10只鸡塞了两个麻袋,300多个土鸡蛋装满两个油漆桶,一麻袋红糖、一麻袋醪糟,背篓里面放着猪油和自己的行李。

   出发

   带7大包行李 司机都不愿拉

   路边站了整整一个多小时,才上了路过的第三趟客车

  7日早上8点,王春华出发了。她得从万善镇坐客车到烈面镇,再转客车到南充(微博),坐大巴车到崇州(微博),运气好的话,傍晚就能到达崇州(微博),见到还在崇州(微博)人民医院住院的女儿和刚出生的小外孙女。

  可刚走到大路上,王春华就“出师不利”。7大包行李,家里人帮忙担着、提着从小路运到路边,陪着她等客车。好多司机都不愿意停。站了整整一个多小时,才上了路过的第三趟车。

  在旁边陪同等车的侄女“蝶哥”,将王春华的照片放上了微博。”“蝶哥”说,原本自己要和王春华一起去崇州(微博),可是因为有事没去成。谁知道,她带的那么多东西,要3个人才能拿得动。

  广安(微博)到崇州(微博)要转三趟车,每趟都得“先提了这包再提那包”,有时还能遇到好心人搭把手,人家问她累不累,王春华说:“累啥子哦,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儿还在医院头呢!

   震惊

   面对大包小包 女儿特别感动

   妈妈不经常上来,但是每次上来看我都是大包小包

  王春华说,自己心疼女儿是有原因的。女儿15岁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了。2005年,王春华的老公被查出生了病,她陪着老公四处看病,家里花了很多钱,全部靠着女儿挣钱来支撑。2010年老公去世后,她在老家做农活。“她在外面辛苦了,我心疼她才盘东西,她为家庭付出得多。

  还在崇州(微博)人民医院住院的女儿秦丹丹,面对母亲盘来了大包小包,特别感动。她说母亲不是第一次带很多东西了,所以也不意外。“因为家里有农活要做,妈妈不经常上来,但是每次上来看我都是大包小包的带很多东西。”秦丹丹记得,去年,王春华带了她最爱吃的李子。“妈妈的感情不易。

   儿女怎么说

   那些年,你离家的行囊里装过啥

   肉丸子、火腿、茶叶蛋,甚至家乡的泥土……

  出门时,你的行囊或背包里,都曾装过些什么?猪腿香肠、土豆白菜原生态,有的甚至还装着一瓶家乡的泥土,以应对“水土不服”。这些,都是爱与牵挂。

  李先生是江苏盐城人,10年前来到成都工作。10年来,每次从家里回成都,他的背包里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那就是母亲亲手做的肉丸子。

  “味道跟狮子头差不多,但个头儿小很多。”除了肉丸子,还有泡海螺、松花蛋和自家做的香肠。

  李先生还记得第一次离开家乡去江西读大学时的情景。包里还有一瓶家乡的泥土。有种说法,把家乡泥土放到水里,专治水土不服。“我真喝过,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觉管用。

  陈女士是重庆万州人,现在定居成都,去年家里新添了一个冷柜,专门用来装来自家乡的土特产。

  “现在看着父母慢慢变老了,真不忍心拒绝,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看着我们带走,他们会觉得欣慰些。

   父母怎么说

   自家东西好吃省钱 更是爱的表达

  大城市的超市里什么都有,工作繁忙的儿女们做饭的时间不多,但每一次,父母还是要把行李都装满才肯“放行”。

  “我妈坚持梁平县的东西最好吃,好过重庆,好过成都,好过其他一切大城市。” ——来自“泡粑

  “每次我要是想推脱,我爸就特别理直气壮地说,城里的米哪里有乡下的香,自己种的最放心。

  ——市民李先生“大城市打拼不易,有时候父母觉得他们给我带了我就不用买了,能省就省一点。” ——市民汪女士

  “父母拿出来的东西可能不值钱,但是在他们看来这就是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那份倾其所有的心,真的是所有父母的共性吧。

  ——市民陈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