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7座流失柱基将从挪威回归中国(图)
一个世纪前流落异国他乡的7座圆明园大理石柱基,将在今秋,从挪威一家博物馆回归中国。
位于挪威西部港口城市卑尔根市中心的科德(KODE)艺术博物馆是挪威第二大博物馆,也是北欧地区最大的博物馆之一,藏有6.6万件各类工艺美术品。其中,有大约4000件收藏来自中国。
根据科德艺术博物馆、北京大学和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去年12月12日达成的学术交流合作协议,科德博物馆将把21座馆藏圆明园石柱基中的7座,于今年9月转馆到北京大学,永久留在中国展出。
合作缘起2月13日,本网记者来到了科德博物馆一号展馆。进展馆大厅右拐,上二楼,就进入了中国展厅。主展厅里,呈弧形排列了十几座缺胳膊掉脑袋的石雕像,其中过半是脚踩莲花座的菩萨雕像。不同展区的墙上贴有相关的汉字。侧厅里,斜斜地排列着7座同样灰白色、同样雕花但高矮不一的石质柱基。
刚离任的埃兰·霍耶斯腾和刚继任的新馆长卡琳·欣兹博在这些雕像的“注视”下接受了本网记者的采访。
霍耶斯腾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如何理解和应对中国的迅速崛起,是摆在全世界面前的重大课题。他认为,要了解中国的现在甚至未来,必须要了解中国的过去。在这方面,科德艺术博物馆有很好的馆藏资源可以挖掘。但是,博物馆方面对中国收藏品的研究力量特别薄弱。早在两三年前,博物馆管理层就开始讨论怎么办。直到去年8月,他经人牵线搭桥,同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见面交流之后,一切才迅速变得清晰起来。
谈判神速黄怒波是北京大学知名校友,与北大高层关系密切。经黄怒波牵线搭桥,霍耶斯腾前往北京,与北京大学负责人磋商合作事宜。
三方一拍即合,一切进展迅速。霍耶斯腾说,整个谈判只有短短4个多月。去年12月12日,协议签字仪式在科德博物馆中国展厅举行。
霍耶斯腾说,所有人都对这么快就达成协议感到吃惊。“我们把桌面清理干净,坐下来,就开始谈这件事。与各方沟通、草拟协议文本、找律师审核……几个月里做了如此多的工作,我们也感到吃惊。”
根据这份协议,科德博物馆7座圆明园石柱基转馆到北京大学管理和维护;北京大学派专家到科德博物馆工作,参与对馆藏4000件中国藏品的研究整理,帮助布展和策展;科德博物馆也派人到北京大学学习相关知识;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则提供合作项目所需经费。
根据协议,北京大学有义务维护和保护好这些柱基。将来如果因某种原因不能履行这一约定义务或想把这些柱基移交给条件更好的单位,北京大学必须同科德博物馆协商并征得同意。
石柱基“回家”是永久性的,是无限期回归。霍耶斯腾说:“我们不能说,好了,我们现在有地方展出了,把它们还回来吧。我们不能说这种话。当然,北京大学还要让大众能够参观这些石柱,不仅仅是让学校教职工看。另外,还要讲述相关的历史。”
欣兹博补充说:“北京大学不能转移,不能出售,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能做。”
不是买卖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还承诺向科德艺术博物馆捐资1000万挪威克朗(约合980万人民币),用于修整遭窃贼破坏的中国展厅展览设施,升级安全警报系统。黄怒波承诺的捐资额占修整升级工程预算的一半。
霍耶斯腾对黄怒波的善行赞赏有加。他说,黄怒波慷慨解囊是为了中国展厅能够尽快复展,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中国。“黄先生捐助科德博物馆,同时也捐助北京大学,这让如今的学术合作交流成为可能。我们首先把他看成一位慈善家。他的善行将使北京大学受益,也使中国文化获益,我们也得到我们需要的专业知识。实际上,他在这项合作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霍耶斯腾说,当然,有许多人可能会说这些东西很值钱,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出售,能赚不少钱。但从博物馆角度看,这些石柱基被认为是中国文物,出售这类物品是不符合伦理的。“这不是买卖,而是有着远超买卖的考虑。”
霍耶斯腾把石柱基的回归称为“转馆”(transfer),而不是“归还”(return)。他说,“转馆”更中性。用“归还”就像我不要了才送还给你。“考虑到这些石柱的历史特殊性,我们不用‘归还’这个词,是出于对中国人民的尊重。这一点对我们来说一直都很重要。”霍耶斯腾解释说。
他们在讨论中还用过一个词“回家”(the homecoming)。“回家”是很开心的事,而“归还”又好像我欠你了,给你偿还。想来想去,用“转馆”
最好,不牵涉情绪。最后,协议各方在这一点上达成了相互谅解。
在这次合作中,科德博物馆、北京大学和中坤投资集团组成了一个“三角关系”。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北京大学出智,科德博物馆让部分圆明园石柱基重返故土,为中外文化交流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合作模式。
欣兹博说,在挪威,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合作模式。霍耶斯腾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在整个北欧,也没有听说过有类似的合作。
对于开创这种合作模式的重要性,欣兹博和霍耶斯腾也是异口同声。
欣兹博说:“我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有一个雄心壮志,那就是把科德博物馆建成在中国藏品研究方面领先欧洲的博物馆。与北京大学这样的中国顶尖学术单位合作,将使科德艺术博物馆的中国展览如虎添翼。”
霍耶斯腾说:“我无法低估这项合作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在中国和挪威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一座能使我们两国和两国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达到更高水平的文化桥梁。”
民间力量随着中国民间资本的发展壮大,它们在拓展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参与到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来。在挪威,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等中资公司经常赞助华人华侨在当地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
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以及国家软实力建设方面,民间资本可谓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目前,各方都在关注着科德博物馆、北京大学和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这项合作的进展,期待着这种合作能产生积极的成果。如果合作顺利,成效显著,不排除有更多的中国民营企业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对外学术和文化交流中来。(本网驻奥斯陆记者 李国荣 刘敏)
近日,7根圆明园石柱基即将从挪威卑尔根市科德艺术博物馆“回家”的消息传来,引发国内极大关注。有些网友理直气壮地认为“抢走的东西就应该还给中国”,但实际上,这些文物并不是挪威人抢走的。
此外,部分媒体在没有厘清事实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讹传甚至是无端的指责,也让人颇感遗憾。在对待流失文物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培养一种成熟的大国心态和文化自信。而对于这种文化交流的新模式,我们也应乐见其成。
科德博物馆刚刚离职的前任馆长埃兰·霍耶斯腾和新任馆长卡琳·欣兹博向本网记者讲述了这些石柱基漂泊海外的传奇经历。
记者:科德艺术博物馆在挪威可以说是闻名遐迩。能再简单介绍一下博物馆的情况吗?
欣兹博:我们博物馆是挪威第二大博物馆,也是北欧国家最大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最早创建于1825年,藏品丰富且重要。我们专注于艺术品的收藏和展览。
还有手工艺品,这也很重要。我们的收藏品总共有约66000件。
记者:有人说科德有2500件来自中国的藏品,是这样吗?
欣兹博:2500件是指蒙特捐献的那部分藏品。我们总共大约有4000件中国工艺美术品。
霍耶斯腾:除去蒙特捐献的2500件,余下的1500件都是当时从中国进口的。在17世纪和18世纪,中国生产各种工艺美术品,出口到欧洲市场。
欣兹博:从1875年起,博物馆开始收集工艺美术品。不少人把自己手中的工艺品捐献给博物馆。年久日深,藏品越集越多。
记者:蒙特是什么时候开始把自己的藏品捐给博物馆的?
霍耶斯腾:1935年。
欣兹博:他去世是在1935年。
记者:捐献这些收藏是他留下的遗嘱?
霍耶斯腾:他的遗嘱中有一部分是关于捐献他收集的中国工艺美术品的。实际上,捐献有多次。比如,展厅中的这些石雕像是要销到美国去的。他在遗嘱中说,这些石雕像如果不能在25年里卖出,将归卑尔根市政府所有。如果卖掉了,收入归博物馆,用于购买更多的中国工艺美术品。20世纪60年代,博物馆接到挪威驻纽约总领馆的电话,说他们手中有一份遗嘱。根据遗嘱,有一批雕像在美国,但不知道它们的下落。后来,开始了一场寻宝活动,在旧金山一所大学的花园里找到了它们。收回了这批雕像还费了不少周折呢。
记者:从美国运回来的,不是蒙特收藏品的全部吧?
霍耶斯腾:不是,只是一部分。如你所知,蒙特在当时的中国政府中当官多年,最后升为将军(副都统——本网注)。如同中国的其他官员一样,1900年前后,蒙特也开始收集各种工艺品。他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收藏工艺品在当时是一种时尚,另一方面这也是他的爱好。不过,还有一种说法称,当时的政府在欠薪时,也会发一些类似工艺美术品以充抵薪资。
记者:蒙特是怎么把这么多工艺品运回挪威的?
霍耶斯腾:那时候,卑尔根和上海之间有定期商船往来贸易。上海也有一批从事海运服务的挪威人。对他来说,把这些东西运回挪威应该不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
记者:他是怎么去的中国?
霍耶斯腾:他16岁时离开卑尔根,冒险来到中国上海,在瑞典人开办的“东印度公司”工作。不久之后,他大概是爱上了中国吧,开始在海关为清政府做事。此后,他一直在中国工作,升为将军,直到去世。(本网驻奥斯陆记者 李国荣 刘敏)
资料:约翰·威廉·诺曼·蒙特
蒙特1864年出生于挪威的卑尔根。1886年,蒙特来到中国,成为清朝的一名海关官员。中日甲午战争期间,蒙特加入中国军队,后曾在袁世凯手下任职,官至副都统。蒙特在华期间收藏了大量中国文物。1935年,在他去世前,他将这些中国文物捐赠给了家乡的科德艺术博物馆。